[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1424.X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3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杨晓萍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扩散层、位于扩散层面向光源一侧的第一功能层,在第一功能层面向光源的一侧设置透明基板,可以避免支架的尖端直接与第一功能层接触,从而可以避免第一功能层被损坏和划伤。同时透明基板还可以起到支撑第一功能层和扩散层的作用,使得第一功能层的两侧均有板材支撑,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作为目前主流的显示屏,具有耗电量低、体积小、辐射低等优势。而液晶显示面板为非自发光面板,需要配合背光模组使用。
在直下式背光中,通常需要设置扩散板,并且光源与扩散板之间一般有一定距离,保证光源之间充分混光,提高背光显示的亮度均匀性。
在直下式背光模组为了优化背光的出射角度和背光均匀性,会在扩散板下方增加功能膜片。扩散板支架直接接触功能膜片,若扩散板出现相对运动,扩散板支架不可避免的会划伤功能膜片,导致功能膜片无法达到需要的光学性能,引起显示不良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功能层面向光源的一侧设置透明基板,可以避免支架的尖端直接与第一功能层接触,从而可以避免第一功能层被损坏和划伤。同时透明基板还可以起到支撑第一功能层和扩散层的作用,使得第一功能层的两侧均有板材支撑,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透明基板的材料可以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玻璃等具有较高透过率的透光材料。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透明基板的厚度可以设置在0.3mm-1mm的范围内,这样既保证透明基板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同时也不会对光线的扩散产生影响。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光源为微型发光二极管灯板,微型发光二极管灯板包括:
电路板,用于提供驱动信号;
微型发光二极管,阵列分布于电路板上;
封装层,位于微型发光二极管背离电路板一侧的表面;
反光层,位于电路板选择微型发光二极管一侧的表面,反光层具有暴露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开口;
支架位于微型发光二极管的间隔位置。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封装层整层覆盖于微型发光二极管的表面;
或者,封装层覆盖于微型发光二极管的表面,封装层具有相互分立的点阵图形;
或者,封装层覆盖于微型发光二极管行或微型发光二极管列,封装层具有相互分立的条状图形。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微型发光二极管为蓝光微型发光二极管;
显示装置还包括:
波长转换层,位于扩散层背离第一功能层的一侧,用于在蓝光微型发光二极管出射的激励光的激发下出射红色光和绿色光。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波长转换层为量子点层或荧光层。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层用于匀化微型发光二极管灯板的出射光,第一功能层可以对入射的小角度光线反射,对入射的大角度光线透射,由此平衡微型发光二极管在出光中心与边缘位置之间的亮度差异,解决微型发光二极管正上方过亮,而相邻微型发光二极管交界位置过暗的问题。通过在微型发光二极管灯板的出光侧设置第一功能层可以提高微型发光二极管灯板出射光的均匀性,由此可以减少微型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数量,实现背光薄型化设计。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层对入射光线的反射率随着入射光线的角度的增大而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14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碱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