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合板后浇段模板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6631.6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1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龙;李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昱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38 | 分类号: | E04G11/38;E04G11/48;E04G11/52;E04B5/23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皓清 |
地址: | 06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 板后浇段 模板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合板后浇段模板施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S1,制作支座部位缝隙封堵装置;S2,制作板带封堵装置;S3,利用支座部位缝隙封堵装置对支座部位缝隙进行封堵;S4,利用板带封堵装置对板带部位进行封堵;S5,浇筑后浇层混凝土;S6,拆除支座部位缝隙封堵装置和板带封堵装置。本发明对预制板与支座部位缝隙封堵密实,避免了漏浆,而且容易拆除;减少了支设的楼板支撑数量;取消了板带部位的立杆支撑;同时解决了板带部位混凝土涨出预制板面的问题,节省了后期剔凿的人工消耗和板面抹灰的人工和材料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叠合板后浇段模板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采用叠合板施工技术时,先安装叠合板的预制板,然后在预制板上绑扎钢筋,安装专业预埋,最后浇筑后浇层混凝土;预制板与后浇层形成整体来共同承受楼板荷载,一般预制板厚度60mm,后浇层厚度70mm,叠合板总体厚度130mm。
为了提高叠合板的整体性,预制板之间一般留有100~300mm宽的板带,用于预制板之间钢筋连接,在浇筑后浇层混凝土之前,需要对板带进行封堵;封堵板带部位时,常用的封堵方式是在楼板底部搭设立杆支撑,支撑上搭设封堵模板,通过调节支撑的高度,将模板面贴紧预制板底面,从板带下部进行封堵,这种搭设支撑进行封堵的方法施工比较繁琐,投入比较大;振捣混凝土时,受混凝土重力和振捣力的影响,板带部位的混凝土产生向下的膨胀力,拆除模板后,该部位的混凝土下坠并突出预制板的底面,在装修施工时,需要剔凿突出预制板底面的混凝土或者增加抹灰层的厚度以保证板面的平整度,这样增加了人力和材料投入。
也有采用穿过楼板的对拉螺栓对板带进行封堵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时,如果对拉螺栓螺杆外部不采用套管,浇筑后螺杆会留在混凝土内,还需要二次切割露在混凝土面外的多余螺杆,为了避免螺杆生锈污染装修面,还需要在切割部位刷防锈漆;如果在对拉螺栓的螺杆上穿套管,对拉螺栓拆除后,套管会留在楼板中,将来有漏水隐患。
在预制板搭入墙板、梁等支座部位,为了避免预制板与支座的碰撞,预制板与制作之间通常留有10mm宽缝隙;在楼板降板部位,这些缝隙宽度50~100mm,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这些部位的缝隙都需要进行封堵,封堵支座缝隙部位时,常用的封堵方法是用水泥砂浆封堵料封堵,也有方法用板条塞入缝隙进行封堵:对于水泥砂浆封堵方法,由于预制板安装后,板端没有固定措施,人踩在板端时常常会翘起,封堵完的水泥砂浆容易出现开裂、脱落现象,影响封堵质量,而且冬季施工时,天气寒冷,水泥砂浆也无法施工;对于用板条塞入缝隙的封堵方法,会减小支座的结构面,影响结构安全,并且安装拆除过程繁琐,特别是拆除时,板条会挤在浇筑完的混凝土中,抠出板条需要耗费不少的人工,并且对过深的缝隙,还需要二次修补,施工繁琐。
叠合板浇筑过程中,为了覆盖楼板中的钢筋和线管,常常出现超厚的现象,不仅浪费了混凝土原材料,而且会影响墙体和后浇段模板的安装,需要剔凿墙板安装部位和模板支设部位高出设计标高的混凝土;常用的控制楼板标高的方法是在楼板四周支座部位的竖向钢筋上标出楼板标高控制线,这种只在楼板四周控制标高的方法,不能控制楼板中心部位,所以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合板后浇段模板施工方法,旨在浇筑叠合板后浇段前,能对缝隙部位进行有效封堵,从而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叠合板后浇段模板施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S1,制作支座部位缝隙封堵装置:
支座部位缝隙封堵装置包括设置在墙板两侧的支撑件、顶板和垫板;支撑件由连接在水平部两端的上垂直部和下垂直部构成,上垂直部上设有紧固螺栓,下垂直部上设有预留孔;顶板为长条板,设置在水平部上,厚度小于由上垂直部和水平部形成的卡槽的宽度;垫板为宽度小于卡槽宽度的薄板,设置在水平部上且位于顶板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昱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唐山昱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66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