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主移动式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7334.5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6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付林霄;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玖物互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3/02 | 分类号: | B62D63/02;B62D63/04;B60L53/3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主 移动式 充电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自主移动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自动引导车AGV和至少一个移动充电单元;其中:
所述移动充电单元包括:移动充电设备和可移动底座;
所述移动充电设备安装于所述可移动底座上方;
所述AGV可承载任意一个所述移动充电单元,并为所承载的所述移动充电单元提供自主行走以及与电动汽车对接或分离的动力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移动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充电头;
所述充电头可插接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使自身内侧与所述电动汽车电耦合;
与所述移动充电单元对接时,所述充电头的外侧与所述移动充电设备电耦合;
所述充电头可插接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所述充电头的内侧与所述电动汽车电耦合,所述充电头与所述移动充电单元对接时所述充电头的外侧与所述移动充电设备电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主移动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显示屏和功能按钮;其中:
所述充电头的内侧带有兼容电容汽车充电口的接口;
所述充电头的外侧带有兼容自主移动式充电系统的输出接口的接口;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分别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功能按钮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移动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GV内设置有导航定位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移动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GV上部设置有识别所述可移动底座的摄像头或射频识别装置;
所述可移动底座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标记所述可移动式底座的型号识别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移动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底座包括:支撑平台、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的可重复接插单元和卡紧结构;
所述可重复接插单元能够与所述移动充电设备的相应接口对应相连;
所述支撑平台下部作为所述可移动底座的下部;
所述卡紧机构能够与所述AGV卡紧,使得所述AGV与所述可移动底座形成整体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主移动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充电设备为可移动充电系统;
所述可移动充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桩模组、至少一个蓄电池模组和至少一个可伸缩触碰抓夹;
所述蓄电池模组的组网接口与所述充电桩模组的输入接口电耦合;所述充电桩模组的输出接口通过所述可伸缩触碰抓夹实现与所述充电头的固定连接,使所述充电桩模组的输出接口与所述充电头电耦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移动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充电设备为可移动蓄电池系统;
所述可移动蓄电池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蓄电池模组;
在蓄电池模组的个数大于1时,各个蓄电池模块的组网接口之间电耦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主移动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充电设备为可移动充电桩系统;
所述可移动充电桩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桩模组和至少一个可伸缩触碰抓夹;
所述充电桩模组的输出接口通过对应所述可伸缩触碰抓夹实现与所述充电头的固定连接,使所述充电桩模组的输出接口与所述充电头电耦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自主移动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充电设备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能够与电缆接头啮合和分离的快速对接头;所述快速对接头的内侧与自身所在系统内所述蓄电池模组的组网接口和/或所述充电桩模组的输入接口电耦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玖物互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玖物互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73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