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激光切割加工的送料工作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6661.9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1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甘雨;余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宁致远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余小刚 |
主分类号: | B23K26/70 | 分类号: | B23K26/70;B23K26/142;B23K26/38 |
代理公司: | 武汉诚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65 | 代理人: | 刘天钰 |
地址: | 43009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激光 切割 加工 工作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激光切割加工的送料工作台,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上的电机、传送带和传送辊,传送辊设置有三组,分别为外圈传送辊、内圈传送辊和台面传送辊,两个台面传送辊之间设置有加工间隙,加工间隙的下方对应设置有抽风装置,抽风装置通过连接板安装固定;直线运动机构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使两个台面传送辊的位移与激光加工头的横向位移同步。该工作台采用独特的传动方式,能够在激光切割头进行切割加工时,使加工间隙以及抽风装置始终位于激光加工头的正下方,从而将切割加工产生的金属粉尘全部收集至抽风装置内进行后续的环保处理,避免污染车间内环境从而对损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激光切割加工的送料工作台,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抽风装置的送料工作台,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钣金加工中的剪板机和冲床被先进的激光切割机慢慢在取代,激光切割机效率更高,自主性更强,安全性、加工精度也都大大高于传统加工手段,但是也不是没有缺点,激光切割因为是热溶解金属板材被高压空气吹掉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粉尘,这种直径在2~10um范围内的污染颗粒经过呼吸很容易到达人类的喉咙部位,直径更小的粉尘甚至可以直接进入到人体肺部,在生产和劳动中长期吸入这种粉尘容易引发一种尘肺病的职业病,随着公众对职业卫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激光切割中的粉尘治理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课题。
目前,常用的激光切割除尘方法主要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干式是增加一套激光切割的粉尘收集和净化除尘设备,湿式是将切割过程放置在水面上,形成一个水床切割平台,利用水流的动力吸收粉尘并进行净化。经过两种方法的综合比较,干法处理方法,特别是吹吸切割烟尘净化系统,在工厂中最受欢迎,因为它安装最方便,使用最方便。激光切割产生的烟气集中在工件切口下方,因此在工作台下方设有吸气口,工作台的下部被分割成均匀的小吸气区,产生的烟气可以通过吸气的方式收集在小切割区。切割烟尘净化系统平台的一侧还设有滑动吸气导管,滑动吸气导管设有可随切割头移动的吸气口,相对侧还设有吹气口。当产生烟灰时,吹气口的风力将烟灰吹向吸气口,从而实现风量小、烟灰收集率高的捕集效果。收集的切割粉尘将均匀输送到除尘主机进行过滤处理。
然而,上述粉尘收集的方式仍然存在有以下不足,一是需要在工作台的两侧分别设置吹气口和吸气导管,安装难度大、成本高,同时还占用较大空间。而是由于粉尘是从侧方被吸走,在吸尘的过程中由于粉尘中的金属微粒受重力影响,难以全部被捕捉吸入至吸气导管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光切割加工的送料工作台,该工作台采用独特的传动方式,能够在激光切割头进行切割加工时,使加工间隙以及抽风装置始终位于激光加工头的正下方,从而将切割加工产生的金属粉尘全部收集至抽风装置内进行后续的环保处理,避免污染车间内环境从而对损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激光切割加工的送料工作台,至少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上的电机、传送带和传送辊,所述的传送辊设置有三组,分别为外圈传送辊、内圈传送辊和台面传送辊,其中外圈传送辊设置有两个以上,外圈传送辊安装固定于机架的首尾两端,电机与外圈传送辊连接并驱动外圈传送辊转动;内圈传送辊设置有两个以上,内圈传送辊安装固定于机架的内部;所述机架的顶部沿台面方向设置有直线运动机构,台面传送辊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台面传送辊均安装于机架顶部的直线运动机构上,两个台面传送辊的轴端与轴端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固定,两者在直线运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同步沿台面方向做直线运动;两个台面传送辊之间设置有加工间隙,加工间隙的下方对应设置有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通过连接板安装固定;所述直线运动机构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使两个台面传送辊的位移与激光加工头的横向位移同步,加工间隙以及抽风装置始终位于激光加工头的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宁致远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余小刚,未经武汉宁致远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余小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66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告警质量的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二力杆屈曲CAE仿真自动化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