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供加热式燃油滤清器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5002.3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2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蔡益利;叶南海;刘平勇;刘琳;刘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万斌 |
主分类号: | F02M37/44 | 分类号: | F02M37/44;F02M37/30;F02M3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4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供 加热 燃油 滤清 总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车的自供加热式燃油滤清器总成,包括燃油滤清器(1)、滤座(2),该燃油滤清器通过连接头组件(5)与滤座相接,在所述滤座上装有电动泵(3),该电动泵与滤座内的出油通道(10)相接,在所述滤座上、并在连接头组件的侧边处装有加热器(6)。本发明的电动泵对燃油进行自动供油,保证启动发动机时充分供油。并实现在2‑7℃低温时加热器自动开启加热模式,由温度传感器进行油温监控,避免在低温环境下燃油特别是柴油结蜡,降低柴油粘度,保证滤清器的正常过滤供油,延长发动机寿命,减低维护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车辆的安全行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清系统,具体是涉及一种燃油滤清器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燃油滤清器总成一般为手动泵油方式,其对汽油或柴油等燃油实现过滤,在车辆启动前,手动按压多次手动泵泵油后,再启动发动机。没有自带的加热装置,更没有对燃油温度的检测措施。对于北方一些比较寒冷的地方,燃油存在供油不足、暂时凝结的风险,需要一定的加热有助于燃油及时解冻,获得及时开机或发动车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对过滤的燃油进行加热、供油及时充足的自供加热式燃油滤清器总成。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自供加热式燃油滤清器总成,包括燃油滤清器、滤座,该燃油滤清器通过连接头组件与滤座相接,在所述滤座上装有电动泵,该电动泵与滤座内的出油通道相接,在所述滤座上、并在连接头组件的侧边处装有加热器。
在所述滤座上、并在连接头组件的侧边处装有温度传感器。在所述燃油滤清器的底部装有可视式集水杯,该可视式集水杯的底部装有放水阀。所述可视式集水杯内装有水位传感器组件。
采用本发明结构后,电动泵对经过燃油滤清器过滤后的燃油进行自动供油,加热器接收指令,实现在2-7℃低温时加热器自动开启加热模式,并由温度传感器进行油温监控,避免在低温环境下燃油特别是柴油结蜡,降低柴油粘度,保证滤清器的正常过滤供油,延长发动机寿命,减低维护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车辆的安全行驶。并且,燃油过滤后,可视式集水杯及水位传感器组件的设置,使滤清器底部水位高度可视,并在达到极限高度时,将报警提醒驾驶员及时放水,防止车辆熄火。
附图说明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向视图(上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发明应用于汽车的自供加热式燃油滤清器总成,包括燃油滤清器1、滤座2,该燃油滤清器1通过连接头组件5与滤座2相接,在所述滤座2上装有电动泵3,该电动泵3(其腔体)与滤座2内的出油通道10(其与连接头组件5相通)相接,在所述滤座2上、并在连接头组件5的侧边处(靠近燃油滤清器)装有加热器6,以对过滤后输出的燃油进行加温。在所述滤座2上、并在连接头组件5的侧边处装有温度传感器4(其也可处于加热器6的侧边),以对过滤后输出的燃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4和加热器6均分别与车辆发动机的温控装置电连接。将车辆开启达到电源项时(开电源),即在启动发动机电源时,电动泵根据接插信号指令将自动泵油工作3-5分钟,实现电动泵将滤清器内的燃油进行自动泵油,保证发动机正常启动并充分供油。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是不需要泵油的。
在所述燃油滤清器1的底部装有可视式集水杯7(为透明有机玻璃材料),该可视式集水杯7的底部装有放水阀8。所述可视式集水杯7内装有水位传感器组件9(一部分可处于可视式集水杯的底部外)。此燃油滤清器的底部水位可视,在水位达到极限高度时,水位传感器组件9将报警信号传递车内操作面板上,提醒驾驶员及时放水,防止车辆熄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万斌,未经刘万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5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