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工程内部设施的统一管理与联动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3128.7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0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杨纳川;邵佳;安新源;牛原野;袁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6K9/00;G06K9/62;G06N3/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张微微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工程 内部 设施 统一管理 联动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内部设施的统一管理与联动控制系统,包括:多个监测系统、多个设备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交互平台;监测系统和设备控制系统通过软件中间件和硬件中间件实现与数据采集交互平台的数据通信;数据交互平台将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进行融合,识别监控事件类型和薄弱环节,并根据识别结果实现不同设备控制系统之间的联动工作,以及对结构薄弱环节进行提前预警;打破了建筑工程内部系统内的传统的多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弥补了传统的单一系统监控事件容易存在的监控盲角和监控漏洞,监控事件识别结果更精准,适合在已有建筑工程智能化改造时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智能化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建筑工程内部设施的统一管理与联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智能建筑概念的深入人心,传统的建筑工程逐步向智能化建筑功能过渡,但是在实际建设中,由于缺乏整体的标准规划和统一设计,建筑工程的内部设施多是分批分阶段分厂家“烟囱式”建设,导致目前建筑工程内部设施的管理分系统分模块各自为政,成为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无法统一管理和联动处理,成为智能化建设中的关键核心难题,为了避免建筑内部设施的现有建设内容彻底失效,需要在现有建设条件基础上提出建筑工程内部设施的统一管理和联动控制方法,在不大量改动目前硬件设施的条件下集约高效完成建筑工程的智能化升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内部设施的统一管理与联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程内部设施的统一管理与联动控制系统,包括多个监测系统、多个设备控制系统、硬件中间件、软件中间件和数据采集交互平台,所述硬件中间件用于将所述监测系统和所述设备控制系统的硬件接口转为以太网接口,并实现所述监测系统、所述设备控制系统与所述数据采集交互平台的硬件连接;所述软件中间件用于将所述监测系统和所述设备控制系统的软件接口转为基于OPC协议的BS架构接口模式,并基于OPC协议实现所述监测系统、所述设备控制系统与所述数据采集交互平台的数据交互;
所述监测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和至少一个环境参数感知系统;所述视频监控系统通过硬件中间件和软件中间件将采集的监控视频和视频监测设备的设备状态的上传至所述数据采集交互平台;所述环境参数感知系统通过硬件中间件和软件中间件将采集的环境感知参数上传至所述数据采集交互平台;所述设备控制系统通过硬件中间件和软件中间件接收所述数据采集平台下发的控制指令;
所述数据采集交互平台,包括历史数据库、视频监控设备状态分析模块、感知设备状态分析模块、第一目标检测模块、第二目标检测模块、比对确认模块、目标跟踪模块、状态信息管理模块、风险等级评估模块、决策输出模块、专家库模块、人工决策模块和应急预案决策模块;
所述历史数据库中,用于存储所述监测系统上传的监控视频和环境感知参数;
所述视频监控设备状态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视频监控系统上传的视频监控设备的设备状态和监控视频,根据所述视频监控系统上传的视频监控设备的当前设备状态判断对应的视频监控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如存在故障,则舍弃相应的监控视频,否则将相应的监控视频存储至所述历史数据库;
所述感知设备状态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感知系统上传的当前环境感知参数和所述历史数据库存储的历史环境感知参数判断对应的环境感知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如存在故障,则舍弃当前环境感知参数,否则将当前环境感知参数存储至所述历史数据库;
所述第一目标检测模块包括图片特征提取模块和多目标检测模块,所述图片特征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历史数据库中获取最新的监控视频,并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所述监控视频的图像特征;所述多目标检测模块内置有已训练好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多目标检测模块,所述多目标检测算法的检测类别包括至少一种异常事件类型和安全事件类型;将提取所述监控视频的图像特征送入所述多目标检测模块中,识别出至少一个监控目标以及每个监控目标对应的监控事件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31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