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丙烯纤维抗老化剂母粒及其制备方法、聚丙烯纤维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1884.6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8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燕;王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8;C08K5/134;C08K5/526;C08K5/132;C08K5/3475;C08K5/00;C08K3/36;C08K13/02;C08J3/22;D01F6/46;D01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李成斌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纤维 老化 剂母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纤维抗老化剂母粒及其制备方法、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抗老化剂母粒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0‑40%的聚丙烯、重量百分比为4‑56%的LLDPE、重量百分比为20‑40%的POE、重量百分比为3‑9%的抗氧化剂和重量百分比为1‑7%的紫外吸收剂。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纤维抗老化剂母粒及其制备方法、聚丙烯纤维,通过在聚丙烯基体中添加LLDPE和POE或者无机纳米粒子,以及添加抗氧化剂和紫外吸收剂,不仅能够显著提高聚丙烯纤维的韧性,同时还可以提高聚丙烯纤维的耐老化性能,延长了聚丙烯纤维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纤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聚丙烯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聚丙烯纤维抗老化剂母粒及其制备方法、聚丙烯纤维。
背景技术
聚丙烯纤维由于其密度低、强度高以及优良的耐化学性能等特点,目前在土工材料、地毯、草坪等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然而,聚丙烯纤维存在韧性差和抗老化性能低等缺点,降低了聚丙烯纤维的使用寿命。由于韧性和抗老化性具有一定对立的关系,现有的抗老化剂只能改善聚丙烯纤维的抗老化性能,且还会影响聚丙烯纤维的韧性,进而使得聚丙烯纤维的韧性较差。如何在提高聚丙烯纤维韧性时兼顾聚丙烯纤维的抗老化性的问题目前尚无有效地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聚丙烯纤维抗老化剂母粒及其制备方法、聚丙烯纤维。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丙烯纤维抗老化剂母粒,包括重量百分比为20-40%的聚丙烯、重量百分比为4-56%的LLDPE、重量百分比为20-40%的POE、重量百分比为3-9%的抗氧化剂和重量百分比为1-7%的紫外吸收剂。
进一步地,抗氧化剂包括抗氧化剂1010和抗氧化剂168,抗氧化剂1010与抗氧化剂168的重量比为1:2。
进一步地,紫外吸收剂包括紫外吸收剂UV326和紫外吸收剂UV531,紫外吸收剂UV326和紫外吸收剂UV531的重量比为1:1。
进一步地,聚丙烯的重量百分比为30%,LLDPE的重量百分比为30%,POE的重量百分比为30%,抗氧化剂的重量百分比为6%,紫外吸收剂的重量百分比为4%。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聚丙烯纤维抗老化剂母粒,包括重量百分比为86-89%的聚丙烯、重量百分比为1-4%的无机纳米粒子、重量百分比为3-9%的抗氧化剂和重量百分比为1-7%的紫外吸收剂。
进一步地,抗氧化剂包括抗氧化剂1010和抗氧化剂168,抗氧化剂1010与抗氧化剂168的重量比为1:2。
进一步地,紫外吸收剂包括紫外吸收剂UV326和紫外吸收剂UV531,紫外吸收剂UV326和紫外吸收剂UV531的重量比为1:1。
进一步地,无机纳米粒子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聚丙烯纤维,包括上述的聚丙烯纤维抗老化剂母粒。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述聚丙烯纤维抗老化剂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聚丙烯、LLDPE、POE、抗氧化剂和紫外吸收剂或者聚丙烯、无机纳米粒子、抗氧化剂和紫外吸收剂进行均匀混合,得共混物;
将共混物依次进行熔融处理、挤丝处理、冷却处理、烘干处理以及切粒处理,得聚丙烯纤维抗老化剂母粒。
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纤维抗老化剂母粒及其制备方法、聚丙烯纤维,通过在聚丙烯基体中添加LLDPE和POE或者无机纳米粒子,以及添加抗氧化剂和紫外吸收剂,不仅能够显著提高聚丙烯纤维的韧性,同时还可以提高聚丙烯纤维的耐老化性能,延长了聚丙烯纤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18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