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用皮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0757.4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3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军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9794;A61K8/92;A61Q19/00;A61Q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胡文强 |
地址: | 6367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用 皮肤 药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外用皮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包括5相原料组成,分别为A、B1、B2、C与D;所述D相原料包括马齿苋提取物0.2‑0.4份、人参皂苷0.05‑0.15份、紫草提取物0.1‑0.3份、苦参提取物0.1‑0.3份、母菊提取物0.05‑0.15份、芦荟提取物0.05‑0.15份、牛油果油0.05‑0.15份、香精0.2‑0.4份;步骤一:将A相加入油锅中,加热,搅拌升温到80‑85℃;步骤二:B1相加入水锅,搅拌升温到80‑85℃等步骤制成皮肤药膏,本发明制备的皮肤药膏,通过微囊渗透技术把药物成分通过人体毛囊透过皮脂膜快速形成新的皮肤防御膜,起到物理防御保护,有效保护真皮层,深度保湿,阻隔外部细菌进入,同时六大植物有效成分具有消炎.杀菌.修复功效,通过靶向微囊渗透技术深度放大药效从而达到治疗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肤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用皮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983年美国学者提出著名皮肤屏障“砖墙学说”皮肤的角质层细胞和细胞之间通过脂质和天然保湿因子形成一道人体天然保护屏障。2011年全球皮肤免疫学进展重大发现“当表皮完整时,细菌,真菌或病毒等共生菌不致病,忆当年皮肤屏障受损,共生菌就会进入真皮层引发免疫性炎症反应,当皮肤屏障受损时,分为三种:轻度受损、中度受损与重度受损,轻度受损的症状为干燥紧绷,出油,黑头,肤色不均,暗黄,毛孔粗大,吸收差,干纹;中度受损发红,发痒,掉皮,斑点,闭口粉刺,细纹。重度受损过敏,刺痛,瘙痒,红血丝,痘痘,,松弛,邹文。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用皮肤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包括5相原料组成,分别为A、B1、B2、C与D;
所述D相原料包括马齿苋提取物0.2-0.4份、人参皂苷0.05-0.15份、紫草提取物0.1-0.3份、苦参提取物0.1-0.3份、母菊提取物0.05-0.15份、芦荟提取物0.05-0.15份、牛油果油0.05-0.15份、香精0.2-0.4份;
所述B2相原料包括甘油2-4份、黄原胶0.05-0.1份;
所述A相原料包括Montanov68(鲸蜡硬脂醇(和)鲸蜡硬脂基葡萄苷)2-4份、鲸蜡硬脂醇聚醚-2 0.3-0.8份、鲸蜡硬脂醇聚醚-21 0.5-1.5份、鲸蜡硬脂醇1-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2份、霍霍巴籽油1-3份、沙棘籽油1-3份、红没药醇0.2-0.4份、异壬酸异壬酯4-6份、异十六烷4-6份、N-棕榈酸羟基脯氨酸鲸蜡酯0.3-0.7份、植物甾醇0.4-0.7份、丁二醇4-7份、乙基已基甘油0.3-0.8份、生育酚乙酸酯0.3-0.8份;
所述B1相原料包括去离子水100-105份、EDTA二钠0.03-0.08份、库拉索芦荟提取物0.1-0.5份、尿囊素0.1-0.3份、CD-58(N琥珀酰壳聚糖)2-4份、甜菜碱2-4份、甘草酸二甲0.2-0.5份。
所述C相原料包括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2-4份、DC-9040 2-5份、sepiplus400 0.5-1份、phenonip0.3-0.8份。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A相加入油锅中,加热,搅拌升温到80-85℃;
步骤二:B1相加入水锅,搅拌升温到80-85℃,B2相搅拌均匀加入水锅,搅拌均匀,保温20分钟;
步骤三:将B相加入均质器中,再加A相,搅拌乳化5分钟,均质3分钟;
步骤四:降温至60℃,加入C相,均质1分钟;
步骤五:降温到45℃,加入D相搅匀;
步骤六:降温到36℃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军,未经杨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07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