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高低温环境下检测元件参数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70717.X | 申请日: | 202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6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汪金文;王锦;汪明炉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文测控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刘颖棋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环境 检测 元件 参数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在高低温环境下检测元件参数的装置,包括温控探针台本体,所述温控探针台本体包括基台(1)、载样台(3)和探针组件(1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的内部设置有装饰板(4),所述载样台(3)设置在装饰板(4)的中部,所述探针组件(13)等距离分布在载样台(3)的外围,所述基台(1)的右下侧、右上侧、前后侧壁均设置有循环水接头(5),所述基台(1)内部设置有两个冷却管路,四个所述循环水接头(5)分别连接在两个冷却管路的两端,所述基台(1)的左侧壁下侧和右侧壁上侧均设置有气管接头(6),所述基台(1)的前后侧壁左侧均设置有BNC接头(7),所述基台(1)的右侧壁中部设置有导线板(2)和温度控制接口(8),所述装饰板(4)的上面右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基台(1)的上面设置有盖板(11),所述盖板(11)的中部设置有视窗(12);
该在高低温环境下检测元件参数的装置还包括:检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循环冷却系统、供气系统/真空系统、液氮罐和温度控制系统;
所述检测系统通过数据线与BNC接头(7)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与检测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建立连接;
所述温度控制系统与温度控制接口(8)连接;
所述循环冷却系统与循环水接头(5)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供气系统/真空系统与气管接头(6)连接;
所述载样台(3)内置加热棒和冷却口,冷却口与液氮罐连接;
通过加热棒加热对载样台(3)升温,或者通过液氮罐通入液氮对载样台(3)降温,通过阀门、调频或者调压方式控制液氮流速,与加热棒配合,调节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高低温环境下检测元件参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组件(13)设置有4-6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高低温环境下检测元件参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的上下表面右侧均设置有固定件(9)。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在高低温环境下检测元件参数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在高低温环境下检测元件参数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
打开盖板(11),将被测元件放置在载样台(3)上表面,调整探针组件(13),使探针组件(13)压在被测元件上表面,调整好温度传感器(10)的位置并压紧,安装盖板(11);
供气系统的工作过程为:打开液氮罐的氮气输送阀,输送氮气进入温控探针台腔体半分钟,排净内部空气,开始温度控制系统操作,随后关闭两个气管接头(6)维持腔体内部气氛,直至检测结束;
真空系统的工作过程为:打开真空系统的真空泵控制开关,观察真空表,检查是否漏气,待真空表读取值到-0.95Mpa后,开始温度控制系统操作,保持真空泵工作状态直至检测结束;
循环冷却系统的工作过程为:温控探针台本体的四个循环水接头(5)中两个循环水接头(5)由软管串联,另两个循环水接头(5)一个作为循环冷却水进口一个作为循环冷却水出口,通过软管连接,接入循环冷却水;
升温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为:由上位机控制温控表,发出信号加热继电器打开,从而加热棒开始给载样台(3)加热,以线性升温的模式升至预定温度值,随后保温在当前值;
降温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为:由上位机控制,发出信号打开液氮罐的液氮管输送泵,从而液氮开始给载样台(3)降温,以线性降温的模式降至预定温度值,随后保温在当前值;
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为:由上位机控制,既可以快速到达并保持在目标温度,也可以以一定变温速度到达目标温度;
载样台(3)达到预期温度后,打开检测系统,通过检测仪器检测并读取被测元件在设定温度下的参数;
载样台(3)达到预期温度后,打开检测系统,给检测元件电信号,通过检测仪器检测并读取被测元件在设定温度下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文测控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锦文测控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07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