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播基质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7015.6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7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曲炳鹏;苗杰;王淑琦;姜杰;胡占华;兰天飞;姚光刚;冯佳;袁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4/10 | 分类号: | A01G24/10;A01G24/30;A01G24/15;A01G24/25;A01G24/35;A01G24/28;A01G24/20;A01C1/06;E02D17/2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赵佳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质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播基质及其应用,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红土35~50份、苗圃土35~50份、空隙调节纤维4~9份、保水剂1~2份、粘结剂1~3份、黄腐酸6~15份、有机质14~20份。本发明所述的喷播基质通过添加不同材料与当地红土混配,解决了红土边坡土壤养分贫瘠、有机质含量低、水稳性差、砾石含量高、孔隙度低及易水土流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边坡水土保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喷播基质及其在边坡生态恢复过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公路工程建设在占用大土地资源的同时,其工程对原始地形地貌产生很大影响,工程形成的边坡,非常容易引发严重水土流失。因此,对于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的山体,以水土保护为目的进行的植被重建修复工程,是生态型公路生态防护及景观重建的一项重要内容。
针对成都地区红土边坡土壤的养分贫瘠、有机质含量低、水稳性差、砾石含量高及孔隙度低等缺点,如果采用传统覆客土技术对红土边坡土壤进行改良,不仅会增加施工成本,而且存在雨水不易在边坡存留,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使得边坡不具备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及养分条件,难以有效的防护边坡。因此,如何将成都地区红土土壤应用到边坡上是当前环境保护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0979086.0公开了《一种防侵蚀纤维喷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提供了防侵蚀纤维喷播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木纤维65~90份、保水剂2~5份、人造互锁纤维10~20份、高分子聚合物5~10份、颗粒微孔基5~10份、凹凸棒粉1~3份、壳聚糖1~3份、粘合剂1~3份、高岭土1~3份和染色剂1~2份。该技术方案使用纤维作为土壤改良主要原料替代客土层并且增加各种营养要素的思路,目的是对土质较好边坡具有更佳的发芽成坪效果、防侵蚀有效性和长达18个月的持效期;但是,此技术并不能对红土边坡土壤的营养贫瘠、有机质含量低、水稳性差、砾石含量高及孔隙度低等土壤质地较差的问题有实质性的改变,且在实际工程中成本过高;而若采用一般的喷播基质,由于土壤质地的不同,一般喷播基质并不能解决成都地区红土边坡土壤贫瘠、水土流失等问题,难以达到边坡植物要求的发芽及生长要求,造成护坡及植被恢复结构整体功能失效,无法长期进行边坡防护。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成都红土地区的困难立地边坡基质改良绿化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土壤质地贫瘠且水土流失严重的边坡土壤改良,尤其是红壤地区的边坡土壤改良的喷播基质,本发明所述的喷播基质通过添加不同材料与当地红土混配,解决了红土边坡土壤养分贫瘠、有机质含量低、水稳性差、砾石含量高、孔隙度低及易水土流失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喷播基质,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红土35~50份、苗圃土35~50份、空隙调节纤维4~9份、保水剂1~2份、粘结剂1~3份、黄腐酸6~15份、有机质14~20份。
其中,苗圃土为当地苗圃土,是粉黏土,呈黑褐色,表层土壤肥沃,土壤质地较好,有机质含量高,能为种子萌发、后期生长提供所需营养环境。
粘结剂用于提高边坡的稳定性以及土壤的依附性,主要涉及土壤的粘结性、粘着性和可塑性等物理机械性能的提高。
黄腐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透气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加有效菌群数量来达到改良土壤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空隙调节纤维为稻壳和蛭石,所述稻壳为3~6份,所述蛭石为1~3份。
稻壳和蛭石均能改善土壤结构、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排水性,并可以给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促进植物根系快速生长。
进一步的,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70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热熔胶涂布设备及其工艺
- 下一篇:预防病毒性传染病的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