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重定位的磁力锁型运钞箱、运钞系统及运钞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61339.9 | 申请日: | 2020-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7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伟;朱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5G1/02 | 分类号: | E05G1/02;E05G1/10;E05B49/00;E05B65/52;G06Q10/08;H04W4/029;H04W64/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丁云 |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重 定位 磁力锁 运钞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重定位的磁力锁型运钞箱、运钞系统及运钞方法,所述运钞箱包括运钞箱主体、控制组件、开箱检测装置、蓄电池和多个磁力锁,蓄电池分别与控制组件、开箱检测装置和磁力锁电连接,控制组件包括微处理器、定位模块、基站定位通讯模块,磁力锁、开箱检测装置、定位模块、基站定位通讯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运钞箱主体上设有唯一识别标签,一种运钞系统,包括中心服务器、手持终端和上述的一种运钞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定位模块、基站定位通讯模块配合,当定位模块的信号微弱无法定位时,通过基站定位通讯模块辅助定位完成,提高对运钞箱定位的精度和持续性;采用多个磁力锁对运钞箱进行锁定,提高运钞箱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钞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重定位的磁力锁型运钞箱、运钞系统及运钞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各个网点的现金押运十分频繁,所运输物品又为现金,非常贵重,为保障武装押运现金的安全性,降低银行现金押运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风险,在运输过程中保证现金的安全十分重要。
传统的押运方式是将运钞箱上锁后,由运送运钞箱的工作人员将运钞箱运送至指定地点交付给接收单位,再由运钞箱接收单位将其打开。并且,传统的运钞箱的锁具一般都是暴露在外部的。从现金押运的流程开看,最具有不确定性的环节是押运环节。在押运环节中出现的最恶劣的结果是运钞箱箱体被暴力打开或是被窃取。因此,从打开运钞箱限定专门人员的角度,以及提高押运安全性角度,中国专利CN200710124228.1公开了一种运钞箱和运钞箱保安方法,主要结构包括有箱体、控制器、指纹扫描器、键盘、状态检测器、钞箱锁、警报装置、电池,其中,控制器与各部件相电讯连接,并按预定程序运作,当运送的工作人员用手握着运钞箱的把手将运钞箱运送时,工作人员要将手指保持放到把手上的指纹扫描器上,如果手指离开了指纹扫描器,运钞箱会发出提示信息,提示工作人员将手指放回指纹扫描器上进行指纹验证,否则运钞箱会发出警报信息和启动警报动作。通过其具有以下一些不足:1、从经济角度来看,指纹锁成本较高,难以普及;2、如不法人员暴力夺取,暴力开锁,此运钞箱仍与普通运钞箱一样,难以追踪定位,搜寻难度仍然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双重定位的磁力锁型运钞箱、运钞系统及运钞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重定位的磁力锁型运钞箱,包括运钞箱主体、控制组件、开箱检测装置、蓄电池和多个磁力锁,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控制组件、开箱检测装置和磁力锁电连接,所述的控制组件包括微处理器、定位模块、基站定位通讯模块,所述的磁力锁、开箱检测装置、定位模块、基站定位通讯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运钞箱主体上设有唯一识别标签,
所述的运钞箱主体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的箱体和箱盖转动连接,所述的磁力锁包括锁体和吸板,所述的吸板设于箱盖内侧壁底部,所述的锁体设于箱体内侧壁顶部,当箱体与箱盖闭合时,所述的锁体的顶面和吸板的底面贴合,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与磁力锁、开箱检测装置和定位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模块为GPS定位模块。
优选地,所述的基站定位通讯模块为GPRS模块、3G模块、4G模块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开箱检测装置包括设于箱盖内侧壁底部的第一检测头和设于箱体内侧壁顶部的第二检测头,所述的第一检测头和第二检测头上下相对设置,当箱体与箱盖闭合时,所述的第一检测头和第二检测头上下贴合。
优选地,所述的开箱检测装置为磁条开箱检测器,所述的第一检测头为磁条感应器,所述的第二检测头为磁条,所述的磁条感应器与微处理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箱体的侧面设有移动把手。
优选地,所述的运钞箱主体内设有四个磁力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13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