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排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9302.2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0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洪义;郑建丽;朱林森;陈正清;曹银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胜海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12 | 分类号: | B66D1/12;B66D1/36;B66D1/54;B66D1/28 |
代理公司: | 宁波中致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张圆 |
地址: | 3158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排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筒(1)和排缆组件(2),缆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卷筒(1)上,所述卷筒(1)传动连接在一驱动器上,缆绳的另一端穿过排缆组件(2),所述排缆组件(2)上沿卷筒(1)的轴线方向移动连接,所述排缆组件(2)上设有用于检测卷筒(1)上缆绳缠绕层数的第一检测器(2.1)和用于检测卷筒(1)上缆绳在排布时的均匀性的第二检测器(2.2)。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卷筒的转速与收缆端口的移动速度两者是独立驱动的技术,并检测缆绳排布是否正常的一种自动排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绞车领域,具体讲是一种自动排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绞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绞车在收缆过程中,缆绳均匀排布在卷筒上的技术越发普及,该技术主要采用卷筒的收缆动作与收缆端口的移动进行同步执行,在卷筒进行收缆时,卷筒会沿着卷筒的轴线进行转动,而收缆端口进行沿卷扬轴线的平行线进行移动,并将卷筒的转速与收缆端口的移动速度进行调节,使缆绳能均匀排布在卷筒上。
要实施卷筒的转速与收缆端口的移动速度一致性,主要采用两个办法:
第一种是卷筒的转速与收缆端口的移动速度两者是独立驱动的,该方法实施简单,但因为两者的速度是独立的,没有相关性,长时间运转或者在调节收缆速度时,容易出现偏差,导致缆绳的排布时间距过大,或者间距过小的问题;
第二种是卷筒与收缆端口进行传动连接,可以保证卷筒的转速与收缆端口的移动速度的高度一致性,在长时间的运转环境下,只要机械不出现故障,都可以保证缆绳均匀排布在卷筒上,同时调节收缆速度时,也可以同时保证保证卷筒的转速与收缆端口的移动速度的高度一致性,调节十分方便,但是该结构对传动结构及结构的制造精度有较高的要求,其生产成本与维护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卷筒的转速与收缆端口的移动速度两者是独立驱动的技术,并检测缆绳排布是否正常的一种自动排缆设备。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排缆设备,包括卷筒和排缆组件,缆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卷筒上,所述卷筒传动连接在一驱动器上,缆绳的另一端穿过排缆组件,所述排缆组件上沿卷筒的轴线方向移动连接,所述排缆组件上设有用于检测卷筒上缆绳缠绕层数的第一检测器和用于检测卷筒上缆绳在排布时的均匀性的第二检测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缆绳被卷筒回收过程中,根据缆绳的线径,缆绳能在卷筒上同一层上缠绕的最大长度是固定的,而在排缆过程中最挂的排缆方式也是使缆绳在卷筒上达到最大的缠绕长度,即卷筒每转动一圈时,排缆组件移动一个缆绳线径的距离,而在排缆过程中,若出现排缆组件的移动速度较快时,缆绳之间的间隙较大,此时第二检测器会反馈出缆绳排布不均匀的情况,并进行及时调速,降低排缆组件的移动速度来使第二检测器恢复正常,并记录该位置,此时第一检测器显示工作正常,但在缆绳进行下一层排布时,当缆绳排布到刚刚异常位置时,第一检测器会反馈出缆绳排布厚度偏小的异常状态,此时记录该状态为正常状态,不需要进行调速处理,后续排缆同理;若出现排缆组件的移动速度较慢时,缆绳在排布过程中,缆绳会存在被上一圈缆绳校正排缆位置的情况,此时,第二检测器的反馈数据会显示排布不均匀的情况,初始时因为缆绳会被上一圈的缆绳进行校正,导致第二检测器的反馈数据不明显,导致系统不易及时进行速度调整,而第一检测器的反馈数据在初始时就会出现跳动的现象,而不是稳定的数据,则可以通过第一检测器的反馈数据及时对排缆组件进行速度的调整,避免出现排缆错乱的现象,同时也避免了仅通过第二检测器进行排缆组件调整速度时,调速数值不准确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排缆组件包括一个移动架和一个进绳口,所述进绳口设于移动架上,通过所述改进,通过进绳口的设计,可以保证缆绳的进绳位置,使得缆绳在收缆过程中跟随移动架一起移动,从而保证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对缆绳的检测过程中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胜海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捷胜海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93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