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排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9302.2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0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洪义;郑建丽;朱林森;陈正清;曹银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胜海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12 | 分类号: | B66D1/12;B66D1/36;B66D1/54;B66D1/28 |
代理公司: | 宁波中致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张圆 |
地址: | 3158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设备 | ||
1.一种自动排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筒(1)和排缆组件(2),缆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卷筒(1)上,所述卷筒(1)传动连接在一驱动器上,缆绳的另一端穿过排缆组件(2),所述排缆组件(2)上沿卷筒(1)的轴线方向移动连接,所述排缆组件(2)上设有用于检测卷筒(1)上缆绳缠绕层数的第一检测器(2.1)和用于检测卷筒(1)上缆绳在排布时的均匀性的第二检测器(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缆组件(2)包括一个移动架(2.3)和一个进绳口,所述进绳口设于移动架(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排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器(2.1)包括第一抵块(2.1.1)、第一移动轴(2.1.2)和第一测量盒(2.1.3),所述第一测量盒(2.1.3)固定连接在移动架(2.3)的上端,所述第一抵块(2.1.1)和第一移动轴(2.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抵块(2.1.1)设于第一移动轴(2.1.2)靠近进绳口的一端,所述第一移动轴(2.1.2)可移动连接在第一测量盒(2.1.3)上,所述第一测量盒(2.1.3)用于测量第一移动轴(2.1.2)在第一测量盒(2.1.3)上的移动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排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块(2.1.1)与第一测量盒(2.1.3)之间设有拱形弹片(2.4),所述第一移动轴(2.1.2)设有多根,多根所述第一移动轴(2.1.2)沿第一测量盒(2.1.3)的长度方向均匀阵列设置,多根所述第一移动轴(2.1.2)穿过拱形弹片(2.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排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器(2.2)包括两个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二抵块(2.2.1)、第二移动轴(2.2.2)和第二测量盒(2.2.3),两个所述第二测量盒(2.2.3)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架(2.3)的两侧,所述第二抵块(2.2.1)与第二移动轴(2.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抵块(2.2.1)设于第二移动轴(2.2.2)靠近进绳口的一端,所述第二移动轴(2.2.2)可移动连接在第二测量盒(2.2.3)上,所述第二测量盒(2.2.3)用于测量第二移动轴(2.2.2)在第二测量盒(2.2.3)上的移动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排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块(2.2.1)与第二测量盒(2.2.3)之间设有拱形弹片(2.4),所述第二移动轴(2.2.2)设有多根,多根所述第二移动轴(2.2.2)沿第二测量盒(2.2.3)的长度方向均匀阵列设置,多根所述第二移动轴(2.2.2)穿过拱形弹片(2.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排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绳口包括一个转向轮(2.5),所述转向轮(2.5)用于调节缆绳向卷筒(1)移动的初始位置,所述转向轮(2.5)与缆绳相切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防止缆绳脱轨的固定轮(2.6)。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排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轮(2.5)远离卷筒(1)的一侧设有调速组件,所述调速组件包括两根调速柱(2.7),缆绳从两根调速柱(2.7)之间穿过,缆绳同时与两根调速柱(2.7)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1)的一端设有制动槽(1.1),所述制动槽(1.1)内设有制动皮带(7),所述制动皮带(7)的一侧设有用于控制制动皮带(7)与制动槽(1.1)之间摩擦力的制动开关(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排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1)远离制动槽(1.1)的一端设有多个加强板(1.2),多个所述加强板(1.2)沿卷筒(1)的周向均匀阵列分布,每个所述加强板(1.2)沿卷筒(1)的径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胜海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捷胜海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93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