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CP线用铜包钢线的抗拉强度控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6825.1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5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嵇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佳伟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陈明辉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cp 线用铜 包钢 抗拉强度 控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CP线用铜包钢线的抗拉强度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线径为6.3mm‑6.7mm的钢线材,拉丝至线径1.33mm‑1.37mm;成卷,堆入退火炉中;用带有高压循环风的退火炉,在密封的退火炉内先抽真空,再充入惰性气体进行退火处理,炉体温度为500‑650℃,通过内部的高压循环风使线材受热均匀,退火层均匀,断电保温取出;在退火完的线材表面进行电镀,覆盖铜材料层。通过本发明的工艺制造出来的产品可用作电子CP线的内芯,保证产品抗拉强度350MPa、延伸率在25%,有效的避免了2个cp线脚钢性较小或钢性较大而导致不利于机械安装的问题,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和不易变形等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拉强度控制工艺,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电子CP线用铜包钢线的抗拉强度控制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电子CP线内部为铜线,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质地较软,制成电子元器件后进行自动化安装时接触点易出现形变;制成电子元器件后电子CP线需进行弯折,延伸率太低易出现折断,影响截面,产生次品;同时当抗拉强度过低时,电子元器件伸出的2个cp线脚,一方面电子CP线需进行弯折,2个cp线脚钢性较小,2个线脚的远端会出现相互靠近的情况,不利于机械安装,另一方面在插入电路板小孔时受摩擦易出现形变;而当抗拉强度过高时,电子元器件的电子CP线需进行弯折,2个cp线脚钢性较大,2个线脚的远端会出现相互远离的情况,不利于机械安装。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易于机械安装的电子CP线用铜包钢线的抗拉强度控制工艺。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易于机械安装的电子CP线用铜包钢线的抗拉强度控制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CP线用铜包钢线的抗拉强度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拉丝:选择线径为6.3mm-6.7mm的钢线材,拉丝至线径1.33mm-1.37mm;
S2:成卷,堆入退火炉中;
S3:退火:用带有高压循环风的退火炉,在密封的退火炉内先抽真空,再充入惰性气体进行退火处理,炉体温度为500-650 ℃,通过内部的高压循环风使线材受热均匀,退火层均匀,断电保温取出;
S4:电镀:在退火完的线材表面进行电镀,覆盖铜材料层。
作为优选,所述S1中,选择线径6.5mm的钢线材,并且通过拉丝机将6.5mm的钢线材拉丝至1.35mm线径。
作为优选,所述S1中,完成S1后确认抗拉强度为640-660MPa后方可进行S2。
作为优选,所述S2中,惰性气体为氮气。
作为优选,所述S3中,通过内部的高压循环风使线材受热均匀,退火层均匀,且稳定1-3小时后,进行断电保温,保温时间为3.5-4.5小时。
作为优选,所述S3中,完成S3后确认抗拉强度为290-300MPa后方可进行S4。
作为优选,所述钢线材进行拉丝之前,通过脱壳机,采用扭曲法将钢线材表面的氧化层进行剥离。
作为优选,所述S1与S3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S81:将钢线材置于硫酸电解槽中,对表面残留的氧化层进行电解,去除残留的氧化层,硫酸的质量浓度为30~32%,电流为320~360A;
S82:将硼砂溶于水中,将浓度为45~48g/L的硼砂溶液涂在清洗后的钢线材上后进行烘干。
作为优选,所述S81后,对钢线材进行表面清洗,去除钢线材表面残留的酸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佳伟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佳伟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68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