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表中框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52379.7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6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谭升刚;杜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表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手表中框及其加工方法,通过CNC加工形成金属中框并于金属中框预设至少一操作孔,并于所述金属中框的内外两侧设置至少一行位,在注塑时,内外两侧的行位通过所述操作孔相互靠近,使内外两侧行位之间的距离减小而缩窄塑胶流道,以此使得注塑形成的所述塑胶内框对应于所述操作孔处的塑胶壁厚度被减小,从而避免所述塑胶内框对应于所述操作孔处的塑胶壁缩水而产生密集的气泡,进而提高所述手表中框的防水良率,通过本发明的所述手表中框加工方法,所述手表中框的防水良率能够从50%提升至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表中框防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表中框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手表中框防水要求高,一般要求5ATM(50米防水)。为加强手表天线性能,现有的一些手表中框由铝边框加纳米注塑结构构成,加工的要求是:铝塑结合的部位需要粘合牢固,而且塑料较薄的部分也要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然而,由于现有手表结构空间的限制,现有手表中框在注塑加工时形成的部分塑胶层比较厚,容易缩水产生密集的气泡,而且气泡的位置难以确定。在注塑后通过CNC加工后,注塑较厚的部分塑胶层的厚度被减小,最薄的部分能够达到0.43mm,因此当气泡在成品的手表中框的塑胶层的最薄部分时,就容易引起防水不良。
现有的手表中框的加工流程为:首先,通过CNC的方式加工形成一铝金属中框10P;其次,通过注塑的方式于铝金属中框10P内注塑形成塑胶内框20P,如图1所示,通过现有的手表中框的加工方法加工形成的待成品手表中框的结构被阐明,所述塑胶内框20P的塑胶壁厚度为2.3mm,高度为4.2mm;最后,再次对待成品手表中框进行CNC加工,以形成成品的所述手表中框。可以理解的是,在注塑步骤形成的所述塑胶内框20P的厚度较厚,容易缩水产生气泡,而且气泡产生的位置不可确定,在最后通过CNC加工的步骤时,成品的所述手表中框对应的所述塑胶内框20P的塑胶壁厚度只有0.43mm,此处有密集气泡,因此成品的所述手表中框的防水良率较差。如图2所示,所述手表中框的较薄处的所述塑胶内框20P的截面被示意,可以看出,成品的所述手表中框的所述塑胶内框20P密集有很多气泡,因此所述手表中框的防水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手表中框及其加工方法,所述手表中框加工方法步骤简单且易于实现,能够将所述手表中框的防水良率提升至100%。
一种手表中框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CNC加工金属材料以形成金属中框,所述金属中框预设至少一操作孔;和
于所述金属中框注塑形成塑胶内框,注塑过程中,所述塑胶内框对应于所述操作孔处减胶注塑,减薄所述塑胶内框对应于所述操作孔处的塑胶壁厚度,避免所述塑胶内框对应于所述操作孔处的塑胶壁缩水而产生气泡。
可选地,于所述金属中框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行位,在注塑时,内外两侧的行位通过所述操作孔相互靠近,使所述塑胶内框对应于所述操作孔处的塑胶流道变窄,实现减小所述塑胶内框对应于所述操作孔处的塑胶壁厚度。
可选地,所述行位包括设置在塑胶内框内侧的内侧行位和设置在所述金属中框外侧的外侧行位,在注塑时,所述内侧行位和外侧行位在注塑模具的带动下通过所述操作孔减少彼此间的距离,以减小注塑形成的所述塑胶内框对应于所述操作孔处的塑胶壁厚度。
可选地,在注塑时,控制所述内侧行位和所述外侧行位之间的距离为:0.43mm-0.50mm,以控制注塑形成的所述塑胶内框对应于所述操作孔处的塑胶壁厚度为:0.43mm-0.50mm。
可选地,在注塑时,控制所述内侧行位和所述外侧行位的高度为:1.4mm-4.2mm,以控制注塑形成的所述塑胶内框对应于所述操作孔处的塑胶壁高度为:1.4mm-4.2mm。
可选地,在注塑时,所述塑胶内框对应于所述操作孔处的塑胶壁厚度为0.5mm,所述塑胶内框对应于所述操作孔处的塑胶壁高度为1.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23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