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使用的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51279.2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3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喜军;石国靖;施全敏;刘莹莹;张超;张坤;施卫锋;付洪豪;张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喜军 |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B60B35/16;G01C9/24;G01B13/2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刘兴顺 |
| 地址: | 466000 河南省周口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使用 公路 工程质量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车,车厢内的工作台沿车身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底部均固接有主动齿条,主动齿条和从动齿条之间各安装有一对彼此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从动齿条固接有中间齿条,中间齿条朝车厢尾部的一端伸入水平设置的导轨的导向槽内并与二连杆机构的主动杆相连,平面度检测部件中的纵向水平仪固接在转动套上,在转动套上固接有与中间齿条啮合的圆柱齿轮;在后桥外壳上的定位杆上具有呈U型状的缺口,缺口的开口的两相对侧壁内各滑动安装有限位销,中间齿条朝车厢尾部伸出至其与圆柱齿轮彻底脱离啮合时,连杆恰好转至缺口内而被卡住固定。本发明结构紧凑,功能多样化,使用管理便利,综合性能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路工程检测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车。
背景技术
在公路检测时,需要携带很多种设备以便现场实时取样检测,目前通常是将所有的仪器设备统统装入车厢内,在使用时再钻进车厢将其搬出,用完再搬入,仪器设备众多时,还必须得从凌乱无序的设备中选出需要的设备将其搬出,作业人员进入装满仪器的车厢也较为困难,搬运时的操作空间极小,导致使用和日常管理都很繁琐。另外,仪器设备装在车厢内,因为没有进行很好的固定,容易彼此碰撞,尤其在行驶颠簸时更容易出现设备间的碰撞磕伤,若是每个设备都单独固定隔离,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设计多种专门的紧固件和包装部件,这无论从人力还是财力来说都是不可取的,因此通常也只能随机地安放在车内,需要使用时才挑选、搬出需要的设备,而诸如公路平面度、综合力学性能等检测指标需要采集一长段公路信息,现有的密集间隔采点取样所得的数据关联性差,连续性不够。由此可见,现有的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车仅仅作为一种运输载体使用,其集成度极低,功能单一,使用不便,综合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车仅仅作为一种运输载体使用,其集成度极低,功能单一,使用不便,综合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使用的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车,包括车辆本体,车辆本体用于安装其后轮驱动轴的后桥外壳两端呈圆管状结构,且后桥外壳沿车辆本体的车厢宽度方向伸出一段长度;
所述车厢内底面上沿着车身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地设置有若干滚筒,滚筒上表面支撑安置有用于固定安装仪器的工作台,该工作台沿车身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底部均固接有一根主动齿条,且所述滚筒安装在两根主动齿条之间并与之垂直;在每根主动齿条的下方与之平行地滑动安装有从动齿条,在每侧的主动齿条和从动齿条之间各安装有一对彼此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每侧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条对应啮合,从动齿轮与从动齿条对应啮合;在所述从动齿条朝车厢尾部的一端还水平地固接有中间齿条,该中间齿条底面的中部段设有轮齿而两侧段为光滑的水平面,且中间齿条朝车厢尾部的一端伸入水平设置的导轨的导向槽内并与二连杆机构的主动杆相连,该二连杆机构的主动杆顶端和从动杆顶端铰接而令二连杆机构能呈倒置的“V”型结构,其中,主动杆的底端与所述导向槽的槽底滚动配合,从动杆的底端则铰接于导向槽槽底朝车厢尾部的一端,且从动杆和主动杆中至少有一个通过复位弹簧与导轨固接,以使得在主动杆没有获取驱动力时能将二连杆机构收纳到导向槽中;所述导轨滑动配合地安装在基座条内,该基座条与车厢固接,以使得所述从动齿条朝车厢尾部伸出时,中间齿条推动二连杆机构在导向槽内形成所述倒置的“V”型结构而对伸出的所述工作台底部起到支撑作用,且同时令所述导轨也伸出车厢尾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喜军,未经孙喜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12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