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非接触式温度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9287.3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7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姜金涛;陈从平;韩海霞;严向华;杨志强;孟翔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智诚物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V40/16;G06V40/10;G01J5/00;G01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晓华 |
地址: | 01200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接触 温度 检测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非接触式温度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微型电脑和设置于壳体前侧的手槽、显示装置和人脸图像采集装置;手槽内设有手势图像采集装置和红外体温传感器;微型电脑用于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得到人脸肤色特征和身份信息;对手势图像进行识别,得到手势肤色特征和手势定位信息;判断人脸肤色特征与手势肤色特征是否一致,当一致时基于手势定位信息,利用红外体温传感器采集与身份信息对应的体温数据;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体温数据。本发明基于人工智能,实时检测到与被测人员的人脸、手势和身份信息三合一匹配的体温数据,无需检测人员与被检测人员接触,测量的体温数据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和体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非接触式温度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很多时候,需要对人体进行体温测量,以便帮助掌握人体的健康状况,体温检测仪就是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用于检测人体体温的仪器。
对于传统的体温检测仪,通常需要检测人员手持体温检测仪来对被检测人员进行检测,且检测人员通常需要与被检测人员近距离接触才能得到体温数据;由于是人工操作体温检测仪,不同的检测人员测量的人体位置不同,导致对同一个被检测人员检测的体温有差异,体温的可靠性较低。
为了克服接触式的体温检测仪的缺陷,市场上还有一种非接触式的红外体温检测仪,对于该种体温检测仪,通常也需要人工操作,因此也无法避免测量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无需人工操作的非接触式温度检测仪,能有效提高体温测量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非接触式温度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无需检测人员与被检测人员接触,测量的体温数据可靠性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非接触式温度检测仪,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微型电脑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前侧的手槽,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前侧的显示装置和人脸图像采集装置;
所述手槽内设有手势图像采集装置和红外体温传感器;
所述微型电脑分别与所述显示装置、所述人脸图像采集装置、所述手势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红外体温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人脸图像采集装置,用于获取被测人员的人脸图像;
所述手势图像采集装置,用于获取所述被测人员的手势图像;
所述微型电脑用于:
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得到人脸肤色特征和身份信息;
对所述手势图像进行识别,得到手势肤色特征和手势定位信息;
判断所述人脸肤色特征与所述手势肤色特征是否一致,当所述人脸肤色特征与所述手势肤色特征一致时,基于所述手势定位信息,利用所述红外体温传感器采集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体温数据;
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体温数据。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非接触式温度检测方法,利用本发明中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非接触式温度检测仪进行非接触式温度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被测人员的人脸图像,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得到人脸肤色特征和身份信息;
步骤2:获取所述被测人员的手势图像,对所述手势图像进行识别,得到手势肤色特征和手势定位信息;
步骤3:判断所述人脸肤色特征与所述手势肤色特征是否一致,若是,则根据所述手势定位信息采集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体温数据并显示;若否,则返回所述步骤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智诚物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智诚物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92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