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M2.5车载空气滤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4811.8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5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余振威;余青青;吕心钏;黄文俊;田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10;B01D39/16;B01D39/20;B01D53/02;B32B9/02;B32B9/04;B32B5/02;B32B5/26;B32B3/08;B32B7/08;B32B7/02;B32B33/00;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聂永旺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m2 车载 空气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PM2.5车载空气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预过滤层、异味净化层、中效容灰层、高效过滤层以及支撑保护层,所述预过滤层、异味净化层、中效容灰层、高效过滤层以及支撑保护层之间层叠复合为一体,所述预过滤层、支撑保护层的内部均浸入有杀菌颗粒;S1、将支撑保护层、高效过滤层以及中效容灰层输送至热压机中;S2、将所述复合支撑层输送至冲制模具内;S3、将净化填充料填充至各个所述容纳槽内;S4、将预过滤层铺设在复合支撑层上;本发明通过多层复合滤材,能够提高0.3um颗粒物的效率,同时满足低的进气阻力,兼具抑菌杀菌、高效降解除异味、高容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滤清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M2.5车载空气滤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滤芯,作为净化进入汽车室内的新鲜空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污浊的空气不仅影响乘客的感受,也威胁着乘客的身心健康。
经研究表明,PM2.5(粒径在2.5um以下的颗粒物)对人的呼吸道影响最为直接,此粒径下的颗粒物可以直接穿过人体呼吸道的保护层进入人体内部,对人体造成伤害。而病毒的粒径更是达到了0.08~0.12um之间,但是它们都是附着在载体上进行传播的,比如空气中的水气、气融胶、雾霾,飞沫等等,而这些载体一般粒径都大于0.3um,目前的滤材过滤能力有限,无法对PM2.5进行有效的滤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PM2.5车载空气滤材,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PM2.5车载空气滤材,包括预过滤层、异味净化层、中效容灰层、高效过滤层以及支撑保护层,所述预过滤层、异味净化层、中效容灰层、高效过滤层以及支撑保护层之间层叠复合为一体,所述预过滤层、支撑保护层的内部均浸入有杀菌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预过滤层、异味净化层、中效容灰层、高效过滤层以及支撑保护层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所述预过滤层为迎风面,所述支撑保护层为出风面。
进一步的,所述异味净化层为矩形阵列分布的净化填充料,所述净化填充料分布于预过滤层、中效容灰层之间,所述净化填充料之间留有网格间隙,所述网格间隙为预过滤层、中效容灰层的连接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预过滤层、中效容灰层的连接方式为压接和缝制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中效容灰层、高效过滤层以及支撑保护层组成复合支撑层,所述复合支撑层的内部冲制有矩形阵列分布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朝向支撑保护层下凹,每个所述容纳槽的内部均填充有净化填充料。
进一步的,所述预过滤层采用含杀菌物质的无纺布材料制得,所述中效容灰层采用热风棉制得,所述高效过滤层采用高效熔喷布制得,所述支撑保护层采用含杀菌物质的无纺布骨架制得,所述净化填充料采用椰壳活性炭和高分子颗粒物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保护层、高效过滤层之间填充有香味散发层,所述香味散发层采用果香颗粒物制得。
一种PM2.5车载空气滤材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支撑保护层、高效过滤层以及中效容灰层输送至热压机中,支撑保护层、高效过滤层以及中效容灰层由下至上分布,使得支撑保护层、高效过滤层以及中效容灰层热压为复合支撑层;
S2、将所述复合支撑层输送至冲制模具内,冲制模具的上模板向下冲压复合支撑层,冲制模具的下模板从底部复合支撑层,上模板底面的分布有向下的凸头,上模板顶面分布有下凹的配合槽,凸头、配合槽共同在复合支撑层上冲制出矩形阵列分布的容纳槽,容纳槽之间留有网格间隙;
S3、将净化填充料填充至各个所述容纳槽内,并压实净化填充料,
S4、将预过滤层铺设在复合支撑层上,预过滤层覆盖住各个容纳槽,然后对预过滤层相对网格间隙的区域进行固定操作,使得预过滤层固定在复合支撑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高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48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工业相机
- 下一篇:一种对瓶式酸纯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