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04不锈钢螺旋铰刀氮化装置及氮化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2881.X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3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秦康生;陆素梅;张志高;吴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5/46 | 分类号: | B23P15/46;B22C9/04;B22D27/08;C23C8/38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04 不锈钢 螺旋 铰刀 氮化 装置 加工 方法 | ||
一种304不锈钢螺旋铰刀氮化装置及氮化方法,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加工设备由浇注装置、金属通孔零件去除钝化膜装置、真空挤出机螺旋铰刀加工装置组成,设备结构新颖,通过浇注装置中撞杆重复撞击圆环凸台,保温外壳带动浇注模具内液体金属产生震动,得到内部无空气和杂质的浇注零件;通过金属通孔零件去除钝化膜装置使通孔金属零件得到全方位去除钝化膜的处理;通过真空挤出机耐磨螺旋铰刀加工装置解决了过去在氮化过程中,氮化铁吸附量无法控制和分布不均的问题,满足了不锈钢螺旋铰刀的热处理加工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螺旋铰刀氮化装置及氮化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304不锈钢螺旋铰刀氮化装置及氮化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相伴产生的建筑行业用材需求也越来越多,尤其建筑用砖也越来越多,生产建筑用砖就要用到真空挤出机,相伴产生的真空挤出机使用也日益增多,螺旋铰刀是真空挤出机关键核心部件,螺旋绞刀的好坏对挤出机的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其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真空挤出机的使用效果和生产效率,目前螺旋绞刀最好加工方法是采用消失模精铸高铬合金耐磨螺旋绞刀的加工方法,这种加工方法加工出的螺旋绞刀形状好,耐磨性高,能长期保持绞刀与衬套的较小间隙,使挤出机长期持续节能,但消失模精铸高铬合金耐磨螺旋绞刀的加工方法在加工和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内部有杂质和气孔;(2)不耐酸碱腐蚀;(3)表面磨损后不能重复使用增加成本;(4)采用高铬合金铸造成本高;(5)内部结构塑性差。而经氮化处理的制品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疲劳性、耐蚀性及耐高温的特性,目前常用表面渗氮方法是为将工件放置于氮化炉内,预先将炉内抽成真空,将炉体接上阳极,工件接上阴极,两极间通以数百伏之直流电压,此时炉内之N2气体则发生光辉放电成正离子,向工作表面移动,在瞬间阴极电压急剧下降,使正离子以高速冲向阴极表面,将动能转变为气能,使得工件表面温度得以上升,因氮离子的冲击后将工件表面打出Fe.C.O元素飞溅出来与氮离子结合成氮化铁,由此氮化铁逐渐被吸附在工件上而形成氮化作用。目前,对不锈钢、钛、钴等材料难以进行渗氮处理,特别是在渗氮过程中发生光辉放电氮化铁被逐渐被吸附在工件表面上时,氮化铁逐渐被吸附量无法控制,容易出现氮化铁被吸附在某个工件表面上,甚至是某个工件表面上某一点,造成氮化在工件表面不均匀,渗氮后的零件表面的力学性能、防腐、耐高温特性偏差较大,且性能分布不均匀,因此有必要针对304不锈钢零件设计一种专用的表面专用渗氮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在304不锈钢零件在渗氮过程中发生光辉放电氮化铁被逐渐被吸附在工件表面上时,氮化铁逐渐被吸附量无法控制,氮化不均匀,渗氮后的零件表面的力学性能、防腐、耐高温特性偏差较大,性能分布不均匀等不足,提出一种304不锈钢螺旋铰刀氮化装置及氮化加工方法,可将氮化铁按旋转方向循环逐渐被吸附在多个圆环形金属零件表面上而产生氮化作用,解决了过去在氮化过程中,氮化铁吸附量无法控制和分布不均的问题,可进一步提高304不锈钢工件表面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304不锈钢螺旋铰刀氮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浇注装置、金属通孔零件去除钝化膜装置、真空挤出机耐磨螺旋铰刀加工装置;
所述浇注装置由第一立柱、外壳、第一压盖、第一真空泵、第一进气阀、撞击杆、型砂组成,所述外壳外围中间设有圆环凸台,所述外壳顶部设有外檐,所述外檐底面设有圆弧槽,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设置在所述圆弧槽中,所述第一立柱与外壳形成点接触支撑连接,所述外壳上部设有第一压盖,所述第一压盖中间设有第一圆通孔,所述第一圆通孔上连接设有第一真空泵,所述第一圆通孔一侧设有第二圆通孔,所述第二圆通孔与第一进气阀连接,所述圆环凸台的外侧设有撞击杆,外壳内部设有型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28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牵引逆变器控制系统及PWM调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辆信息更新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