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轧板形目标曲线的优化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3593.8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9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恩普特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00 | 分类号: | B21B3/00;B21B37/28;G06F17/15;G06F30/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许燕萍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目标 曲线 优化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板形目标曲线的优化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轧制带材的工艺参数,计算板形整体测量点数量N;建立坐标系,确定整体板形的幅值系数K1,根据余弦曲线及板形整体测量点数量N,计算得出整体板形目标曲线C1;在整体板形测量点内选取若干局部测量点生成局部板形测量段,在局部板形测量段内确定局部测量点数量M,确定局部板形的幅值系数K2,根据正弦曲线和局部测量点数量M,计算得出局部板形目标曲线C2;将整体板形目标曲线C1和局部板形目标曲线C2相加,得到最终板形目标曲线C。本发明既满足内应力自平衡条件,又不影响整体曲线上其他点的形状,既减少计算量,又减少了整体曲线各点间的相互干扰,计算效率高,计算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加工板形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轧板形目标曲线的优化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有色金属轧制过程中,板形指标属于基本的质量指标之一,对于金属的高度轧制和稳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技术的进步,一般需要板形自动控制系统来自动调节板形,使出口板形达到理想状态。
在出口板形的设置过程中,一般采用板形目标曲线进行描述。板形目标曲线指带材的张应力分布情况,早期一般设成水平直线,但在实践过程中证明效果不理想,当前一般设成灵活可修改的板形标准曲线。
在板形目标曲线的设置过程中,一般采用多项式计算的方式,把板形标准曲线设置多项式组合的方式,例如一次、二次或高次常数多项式的和,多项式常数项由人工输入,这种计算方式设置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组合成多种多样的曲线形式,比水平直线的设置方法更进一步。
但是,这种多项式计算的方法,也有其限制之处。一方面,使用多项式的计算方法,并不完全适合实际带材张应力的分布情况,在实际张应力分布中,一般要求内应力自平衡条件,即张应力设置值总和为零,但采用多项式计算方法,不论是几次多项式,以及多项式的组合方式,其和都很难满足总和为零的情况,都需要进行后续数学处理以满足自平衡条件。另一方面,在张力横截面的整体设置过程中,板形存在局部高点或低点的情况,对于局部端点的变化,使用多项式较难满足,对于任何单点的板形曲线变化,都会较大影响横截面上其他点的板形设置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轧板形目标曲线的优化计算方法,整体曲线采用余弦函数曲线,本身天然满足内应力自平衡条件,减少了内应力自平衡条件的计算,并且,局部点采用正弦函数曲线,既满足内应力自平衡条件,又不影响整体曲线上其他点的形状,这样既减少计算量,又减少了整体曲线各点间的相互干扰,计算效率高,计算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轧板形目标曲线的优化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轧制带材的工艺参数,计算板形整体测量点数量N;
建立坐标系,确定整体板形的幅值系数K1,根据余弦曲线及板形整体测量点数量N,计算得出整体板形目标曲线C1;
在板形整体测量点内选取若干局部测量点生成局部板形测量段,在局部板形测量段内确定局部测量点数量M,确定局部板形的幅值系数K2,根据正弦曲线和局部测量点数量M,计算得出局部板形目标曲线C2;
将整体板形目标曲线C1和局部板形目标曲线C2相加,得到最终板形目标曲线C。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获取轧制带材的工艺参数包括:轧制带材的宽度、板形测量段的宽度,所述整体板形测量点数量N为:轧制带材的宽度/板形测量段的宽度。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以轧制带材边缘的横向中心点为坐标原点,传动侧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带材宽度方向上的坐标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恩普特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恩普特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35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