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松塔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21586.6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7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杰;王其竹;廖舒;姜德志;付亚男;谭朝定;王代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60;C05F17/20;C05F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瑛 |
| 地址: | 430075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塔 生物 有机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塔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该松塔生物有机肥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松塔60~75%,腐殖土5~15%,尿素0.5~0.8%,过磷酸钙1~2%,腐熟剂0.5~1%,酵素0.5~1%,余量为水。该松塔生物有机肥以松塔为主,腐殖土为辅原材料制得,原材料简单易得,变废为宝;同时通过对原材料发酵的腐熟剂中菌种的选择优化以及酵素的添加,使得松塔发酵过程中不仅可保证发酵温度始终不超过50℃,有利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进而促进松塔、腐殖土的高效分解,而且制得的生物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可高达67.3%。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松塔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全世界越80多种,分布于北半球,我国产22种10个变种,另引入16种2个变种,几乎遍及全国。其不带种子的球果即松塔,产量丰富,具有相当大的开发价值。我国松科植物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具有相当大的开发价值。松塔为松树不带种子的球果,除去果鳞,取下种子,碾去木质硬壳即得,松塔中有机质含量髙,酸碱度5.5,含多种有益微生物,氨基酸,多肽,酶以及微生物的抗生素和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微量元素,是各种有机肥原料中最优最天然无害的一种生态型原料。
然而,目前对于松塔的有效利用较少,利用松塔作为生物肥料的技术更为少见。中国专利CN102674910A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农作物有机种植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松塔和草炭土作为原料,混合发酵得到生物肥料;但此方法制备得到的生物肥料中有机质含量不超过60%,且发酵温度高,发酵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松塔生物有机肥,至少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部分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松塔生物有机肥,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松塔60~75%,腐殖土5~15%,尿素0.5~0.8%,过磷酸钙1~2%,腐熟剂0.5~1%,酵素0.5~1%,余量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松塔粒度为1.0~5.0mm。
进一步的,所述腐熟剂由固氮菌、放线菌、酵母菌、长枝木霉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酵素为营养载体、乌桕树叶和混合菌种的发酵产物。
进一步的,所述营养载体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红糖5~10%、玉米40~50%和水45~50%;所述混合菌种由枯草芽胞杆菌、地衣芽胞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和溶磷菌按质量比1:1:1:1混合而成。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松塔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酵素和腐熟剂;
2)先将松塔粉碎至粒度为1.0~5.0mm,再按设计用量称取松塔、腐殖土、尿素、过磷酸钙、腐熟剂、酵素和水,搅拌混合均匀后进行发酵,此发酵过程中发酵温度不超过5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酵素的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将红糖、玉米和水按照5~10%:40~50%:45~50%的比例混合制成营养载体,同时将枯草芽胞杆菌、地衣芽胞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和溶磷菌按照质量1:1:1:1混合得混合菌种;然后,将营养载体和混合菌种按照质量比1:20~50的比例进行混合,放入发酵池中,其上铺10~15cm厚乌桕树叶,堆沤发酵至不发热为止;最后,将发酵产物粉碎,即得酵素。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腐熟剂的制备过程如下:将固氮菌、放线菌、酵母菌、长枝木霉分别培养至浓度为1×108cfu/ml的菌液,然后按照2:1:3:5的体积比混合即得。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发酵过程中,对发酵原料进行一次翻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1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