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断模具以及叠合板浇注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19459.2 | 申请日: | 2020-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1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B28B7/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菲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顺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断 模具 以及 叠合 浇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隔断模具以及叠合板浇注模具,属于叠合板生产装置技术领域。本申请提出一种隔断模具,包括:上模,所述上模的前后两侧的下边缘设有多个上凹槽;以及下模,所述下模的前后两侧的上边缘设有多个下凹槽,所述下凹槽与所述上凹槽一一对应;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扣合时,所述上凹槽和对应的下凹槽相互配合,所述上凹槽的槽底和对应的下凹槽的槽底共同形成供钢筋穿过的通孔,并于所述通孔处卡合定位所述钢筋。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叠合板浇注模具,包括上述的隔断模具。该隔断模具以及叠合板浇注模具不仅构造简单,且稳定可靠,能够缓解在叠合板浇注过程中的漏浆现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叠合板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断模具以及叠合板浇注模具。
背景技术
在叠合板预制行业,一条定制型生产叠合板的长线台叠合板生产线需要能够保证生产一定数量的、不同长度的混凝土叠合板,以提高台模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并同时能够保证叠合板的质量。
然而,一般的隔断模具只开有穿过钢筋的凹槽,存在混凝土漏浆的缺陷,若使用专用橡胶条封住凹槽来缓解漏浆现象,又导致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隔断模具以及叠合板浇注模具,不仅构造简单,且稳定可靠,能够缓解在叠合板浇注过程中的漏浆现象。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隔断模具,包括:上模,所述上模的前后两侧的下边缘设有多个上凹槽;以及下模,所述下模的前后两侧的上边缘设有多个下凹槽,所述下凹槽与所述上凹槽一一对应;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扣合时,所述上凹槽和对应的下凹槽相互配合,所述上凹槽的槽底和对应的下凹槽的槽底共同形成供钢筋穿过的通孔,并于所述通孔处卡合定位所述钢筋。
相对于现有的隔断模具,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隔断模具中上模和下模扣合时,上凹槽和与其对应的下凹槽相互配合,能够卡合定位钢筋,不仅能够稳定可靠的卡合定位钢筋,还能够缓解在浇注过程中钢筋与隔断模具的卡合处漏浆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所浇注成型的叠合板的质量。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隔断模具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扣合时,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形成与通孔相贯通的容纳腔,通孔的孔壁最低处高于容纳腔的底面设置。当向叠合板浇注区浇注混凝土时,钢筋穿过通孔并与通孔配合,大致封闭隔断模具的左右侧壁,缓解混凝土从通孔与钢筋的缝隙渗入容纳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模包括顶板,所述顶板设有钢筋切断开槽,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钢筋切断开槽相贯通,所述钢筋切断开槽的槽长沿左右方向延伸。通过该种布置形式,当浇注完成后,切割刀伸入钢筋切断开槽中切断钢筋,由于钢筋的前后两侧均被卡合,不仅能够可靠地切断钢筋,还能够缓解钢筋在被切断后崩断造成的冲击,实现稳定可靠地切断钢筋。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模包括底板,所述钢筋切断开槽与所述底板正对设置。通过该种布置形式,能够避免在切断钢筋的时候划伤台模。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凹槽的槽口和所述下凹槽的槽口均设有导向部,以便于钢筋的卡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模还包括下模左侧板,所述下模左侧板上设有安装部。通过该种布置形式,能够将下模固定安装于台模的固定边模。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模左侧板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从下模的底板的左边缘向上延伸,所述水平部从所述竖直部的上边缘向左水平延伸,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水平部上。通过该种布置形式,便于将下模左侧板贴合固定边模布置,将水平部压于固定边模的上侧并紧固,既缓解漏浆现象,还易于组装。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模还包括:下模右侧板,所述下模右侧板的底部设有排污口,以便排出隔断模具的容纳腔中的污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94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ECU输出电源的过流保护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制动器用智能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