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反射玻璃的防眩光镀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17485.1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5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凌卫平;倪宏达;高鑫;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晶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42 | 分类号: | C03C17/42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胡丽虹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玻璃 眩光 镀膜 方法 | ||
1.一种减反射玻璃的防眩光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镀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硝酸镁与草酸,将其溶于乙醇中,制成A液,以聚乙二醇为成膜剂,溶于异丙醇中制成B液,使硝酸镁、草酸、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0.5~0.6∶0.4~0.5∶1,同时控制乙醇、异丙醇与聚乙二醇成膜剂的体积比为6∶4~8∶2,加热至65~70℃搅拌A液,回流时将B液逐滴加入到A液中,继续加热搅拌回流20~30min,即得稳定透明的氧化镁溶胶,洁净玻璃基片由电动机输送,氧化镁溶胶通过隔膜泵打入到涂布辊与定量辊之间,定量辊的转速1~1.5m/min,通过涂布辊挤压玻璃,同时将涂布辊上的氧化镁溶胶滚涂到玻璃上表面后50~60℃热处理10~20min,升温到80~100℃,恒温30~60min后送入,2450MHz的微波箱环境下处理1~2h,得到涂覆氧化镁玻璃;第二步、按如下组分的配比配料,以重量份比计,光固化有机聚硅氧烷∶稀释剂∶光固化助剂∶光引发剂的比例为60~80∶10~20∶3~10∶2~8;然后在避光条件下高速混合机中,加入以上原料,使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有机硅镀膜液;第三步,把第一步得到的涂覆氧化镁玻璃用蒸馏水、乙醇洗净、晾干,然后夹住玻璃垂直放入镀槽内,在有机硅镀膜液中浸渍25~30s,再匀速拉起,拉起速度20~30cm/min,出镀液后让底部液滴落尽,即完成浸镀,将浸上镀液的玻璃放入温度为150~180℃、UV等距18~25cm、335~375mJ/平方厘米的紫外烘炉内,烘烤5~15分钟,降温至40~50℃时取出,即得防眩光镀膜的减反射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减反射玻璃的防眩光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有机聚硅氧烷是加有异丙醇120~132份、质量分数95%的碱性催化剂四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液8~9份的装有搅拌装置、滴液装置、测温装置的25~30℃反应釜中搅拌逐滴加入异丙醇39~42份和35~37份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14份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6~18份的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的混合物,25~30min滴加结束,再升温至30~45℃搅拌1~2h后,加入35~50份甲苯,继续加热至100~110℃搅拌反应1~2h,除去溶剂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减反射玻璃的防眩光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有机硅镀膜液还包括流平剂,配比以重量份比计,流平剂:光固化助剂的比例为61~67∶45~57,所述流平剂为有机硅流平剂,所述光固化助剂为缩丙二醇二丙烯酸双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减反射玻璃的防眩光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光引发剂为苄基二甲氧基苯乙酮、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或芳茂铁盐中的其中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减反射玻璃的防眩光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的稀释剂为甲氧基三丙二醇单丙烯酸酯或甘油碳酸酯丙烯基醚或、二缩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中的其中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晶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晶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74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