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养护型钢管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9550.2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7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吴长路;武俊宇;付大伟;穆杰;郭玉宝;盛智;左亚洲;曹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9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8 | 代理人: | 王胜利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护 型钢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养护型钢管混凝土,由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自养护剂和拌和用水组成,其中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和改性膨胀剂,自养护剂为SAP;以每立方米混凝土计,所述胶凝材料的加入量为450kg~600kg、骨料加入量为1640kg~1760kg、外加剂加入量25kg~63kg,自养护剂加入量为0.31~0.45kg,拌和用水的加入量与胶凝材料的加入量之比为(0.26~0.38):1。本发明通过外加剂及自养护剂的合理配合,通过反应生成的钙矾石对混凝土孔隙进行了填充和改善,克服了原有SAP混凝土存在的孔隙问题,从而大幅增强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养护型钢管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是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组合结构,它具有承载力大、塑性和延性变形好、方便施工、节省时间、抗火性能高、抗震性能好、施工成本低等优点。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和桥梁分别向着高层、大跨度方向发展,这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成为钢管混凝土的首选,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优势,实现钢管和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之间的协同增强作用,现已经广泛的应用在高层建筑和桥梁工程中。
高性能混凝土在配制上的特点是低水胶比,但是水胶比的降低导致水泥水化不够完全,混凝土的温升和自收缩较大,这是导致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原因之一,所以必须采取一定的养护措施来控制水分蒸发,促使水泥最大程度的水化。
目前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分为外部养护和内部养护两种。通常传统外养护方法包括湿养护(喷水、覆盖湿草袋等)、在混凝土表面涂养护剂和覆盖塑料薄膜养护等。但是,一方面,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结构密实,外部养护用水很难进入混凝土内部;另一方面,钢管本身就是一个模板,完全隔绝了混凝土与外部环境,因而无法实现外养护,只能对混凝土内养护进行研究。目前,较多研究是以高吸水聚合物(SAP)为代表,研究其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收缩、内部湿度和微结构特征的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加入预吸水SAP,会在浆体中引入一类形状不规则的大尺寸孔隙,大小在200~600μm,由SAP颗粒失水塌缩后形成;SAP凝胶失水后并不能恢复原来干燥状态时的形貌,而是形成一层有机膜包覆在孔壁上,这些孔隙的存在,使得混凝土的密实性能降低,也影响了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管混凝土养护问题、及自养护材料失水后造成的孔隙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自养护型钢管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养护型钢管混凝土,其组分包括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自养护剂和拌和用水,所述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和改性膨胀剂,自养护剂为 SAP;以每立方米混凝土计,所述胶凝材料的加入量为450kg~600kg、所述骨料加入量为1640kg~1755kg、所述外加剂加入量25kg~63kg,所述自养护剂加入量为0.31kg~0.45kg,所述拌和用水的加入量与所述胶凝材料的加入量之比为(0.26~0.38):1。
优选的,以每立方米混凝土计,所述胶凝材料的加入量为 500kg~546kg、所述骨料加入量为1665kg~1705kg、所述外加剂加入量 47kg~63kg,所述自养护剂加入量为0.37kg~0.41kg,所述拌和用水的加入量与所述胶凝材料的加入量之比为(0.32~0.35):1。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水泥58份~84份、粉煤灰10份~25份、磨细矿渣粉4份~18份;所述骨料由砂子和石子混合而成,具体来说,砂子为Ⅱ区中砂,石子为 5mm~20mm连续级配,所述骨料的砂率为40wt%~50wt%,优选为 41wt%~48wt%。
优选的,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水泥58份~74 份、粉煤灰10份~22份、磨细矿渣粉5份~1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95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水箱破损紧急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