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剥离护套电缆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9233.0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3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冯伟;刘彦军;王昊;杨辉;杨剑;王明娟;华波;胡剑;刘海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H01B13/14;H01B13/24;B65B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潘云峰 |
地址: | 225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剥离 护套 电缆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易剥离护套电缆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挤包制成绝缘线芯;步骤S2:将步骤S1的绝缘线芯进行成缆绞制制成缆芯,其中成缆节距为L,成缆外径为D,L=24D‑25D。步骤S3:对步骤S2的缆芯进行挤包处理,使得缆芯外包裹护套制成电缆;步骤S4;将步骤S3的电缆进行收线包装处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中护套剥离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剥离护套电缆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电缆成缆后需挤包护套,目前国内厂家较多在缆芯后绕包一层包带再挤包护套,导致在线束装配时多出一道工序同时多产生垃圾,而取消包带,直接挤包护套在成缆线芯上,又会因护套与绝缘之间粘连导致护套难以手动直接剥离,而需要把装配接头的部分护套完全划开,极易导致绝缘线被划伤,从而导致产品的报废,因此,发明一种易剥离的护套生产工艺可以降低产品装配时的废品率,显著的提升电缆装配效率,提高电缆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剥离护套电缆的加工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的护套与成缆线芯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导致剥离困难的技术问题。
一种易剥离护套电缆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挤包制成绝缘线芯;
步骤S2:将步骤S1的绝缘线芯进行成缆绞制制成缆芯,其中成缆节距为L,成缆外径为D,L=24D-25D。
步骤S3:对步骤S2的缆芯进行挤包处理,使得缆芯外包裹护套制成电缆;
步骤S4;将步骤S3的电缆进行收线包装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控制成缆节距从而使护套内面的螺距增大并稳定,达到减少护套和成缆线芯之间摩擦力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的成缆节距差为10m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挤包用的模芯内径为d1,模套内径为 d2,护套厚度为d3,模套管壁厚度为δ,d1=D+(1mm~1.5mm),d2=D+2* δ+3d3。
进一步地,所述模芯和模套的角度差为15-20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缆芯和护套之间涂抹有滑石粉。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的电缆在收线包装是进行连续弯曲收线包装。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者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对挤包用的模芯的内径和模套的内径进行设计,使其满足一定比例关系,这样在挤包时,能够有效的防止护套和绝缘线芯粘粘,进一步达到减少护套和成缆线芯之间摩擦力的目的。
2.本申请实施例解决电缆护套与绝缘的粘连问题,同时较好的降低护套与成缆线芯之间的摩擦力,且产品外观良好,外径稳定。护套能够简易的被剥离并减少了绝缘被划伤的风险,缩短了电缆操作人员剥线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线束装配的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9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