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尼罗罗非鱼繁殖效率的亲本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8986.X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8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强俊;何杰;徐跑;朱昊俊;陶易凡;包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瞿晓晶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罗罗 繁殖 效率 亲本 选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尼罗罗非鱼繁殖效率的亲本选育方法,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从育苗至成鱼,以及初次繁殖、第二次繁殖和第三次繁殖阶段,通过对形态学测量进行筛选,从而筛选得到高繁殖效率的尼罗罗非鱼亲本。本发明所述亲本选育方法能显著改良雌性尼罗罗非鱼的繁殖效率,改良速度快,在育种选择过程中不对亲本进行解剖,可保留所有选择的优良个体,此外也不用对苗、卵进行计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尼罗罗非鱼繁殖效率的亲本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尼罗罗非鱼是国内乃至全世界养殖的主要品种,在罗非鱼的遗传育种中,生长性状始终作为罗非鱼的主要经济性状加以改良。目前,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性状得到了显著改良,生长速度虽然提高了,但在实际繁殖过程中,繁殖率显著下降了。在尼罗罗非鱼的改良后的品系繁殖过程中,约有三分之一的雌性亲本个体不能够繁殖产卵或产卵量只有正常个体的百分之十左右,大大降低了繁殖效率。由于罗非鱼是一年多次繁殖的鱼类,繁殖过程和操作比较烦琐而且要求精细,大量无效雌鱼的存在无疑增加了劳动量,占用大量的池塘面积和增加无效的饲料投喂,增加了成本,减少了生产效率和效益。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尼罗罗非鱼繁殖效率的亲本选育方法,能显著提高尼罗罗非鱼雌性亲本的个体繁殖成功率和怀卵量,从而改良尼罗罗非鱼的繁殖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尼罗罗非鱼繁殖效率的亲本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尼罗罗非鱼从鱼苗生长至成鱼阶段,每隔20d进行一次形态学测量,所述形态学测量包括体重、体宽、腹部体宽、体长、体高、头长和尾柄长;
(2)至繁殖季节后,雌鱼和雄鱼分离培养,对雌鱼进行所述形态学测量,筛选腹部体宽显著增大和体长生长不显著的雌鱼进行初次繁殖;
(3)按照雌雄比例1:1的数量比进行初次繁殖,在繁殖季节内每15d进行一次所述形态学测量,保留体重减轻的个体;
(4)所述初次繁殖结束后,每隔15d进行一次所述形态学测量,在第二次测量后保留体重、体长和腹部体宽均有恢复生长的个体,进行越冬保种;
(5)对经过越冬保种的亲本进行一次所述形态学测量后进行20d的强化培育,再进行一次所述形态学测量后准备第二次繁殖;
(6)按照雌雄比例1:3的数量比进行第二次繁殖,在繁殖季节内每15d进行一次所述形态学测量,保留体重减轻的个体;
(7)经过第二次繁殖后,每隔15d进行一次所述形态学测量,在第二次测量后保留体重、体长和腹部体宽均有恢复生长的个体,进行越冬保种;
(8)重复步骤(5)~(7)进行第三次繁殖,筛选得到改良尼罗罗非鱼繁殖效率的亲本。
优选的,步骤(1)中当所述鱼苗长到8~12g时进行电子标记,从植入电子标签开始,每隔20d进行一次所述形态学测量。
优选的,步骤(2)中当雄鱼出现婚姻色时,捕鱼并辨别雌雄,将雌鱼和雄鱼分离培养。
优选的,步骤(3)中还包括淘汰轻压雌鱼腹部有卵溶化液流出的雌鱼。
优选的,步骤(5)所述强化培育,包括:池水水体透明度32~38cm,溶解氧含量大于8mg/L,水温22~28℃。
优选的,所述强化培育时,每天投喂4次饲料,投喂量为体重的2.5%~4%,每次投喂总投喂量的20%~30%,饲料中蛋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2~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89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