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新疆棉花生长与产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3577.0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7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吕博;张成;易先达;孟庆忠;韩光明;陈全求;蓝家样;黄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50 | 分类号: | A01G22/50;A01C21/00;C05F11/08;C05G1/00;C05G3/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43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新疆 棉花 生长 产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新疆棉花生长与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棉花播种前,以浓度为150kg·hm‑2‑600kg·hm‑2的复合微生物肥料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采用滴灌方式进行适时适量灌水,3个月期间,共滴灌10次,随滴灌追施尿素40kg·667m‑2、大量元素水溶肥28kg·667m‑2。本发明采用复合微生物肥不仅能够促进棉花生长、提高棉花产量,还具有持续培肥地力、防止土壤板结的潜在优势,对改良棉田土壤生态环境、提高植棉经济效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棉花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促进新疆棉花生长与产量的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肥促进新疆棉花生长与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纤维作物和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疆是中国最大的棉花基地和优质棉生产基地,2019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5008.8万亩,棉花总产量588.9万吨,其中新疆地区棉花种植面积为3810.7万亩,棉花产量为500.2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84.9%。近些年,随着新疆棉花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产上也存在许多潜在的问题。新疆棉区多数地区采用连作栽培模式进行集约化大面积种植,常年大量施用化肥且地膜污染严重,导致棉田土壤耕性和肥料利用率下降,严重影响棉花产量,不利于棉花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复合微生物肥是以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和营养物质为主要原料,经活菌包膜等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肥料。已有研究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肥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平衡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养分从无效态向有效态转化和释放的效率,提升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改善作物生长势,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物的产量。邵玉林等通过微生物肥料多点对比试验,发现微生物肥料可使棉花结铃数增多,单铃重增加8.3%-12.7%,产量增长幅度8.2%-25.5%。陆岩等研究了两个试验点复合微生物菌肥对棉花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证实微生物肥能够提高棉花结铃率,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棉花的产量7.2%-7.7%。李江萍研究复合微生物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发现其能促进棉苗生长,提高抗低温能力,株高增加3.8%,单株结铃数增加4.2%,棉花产量提高3.85%。高英杰通过田间试验数据分析了复合微生物肥料对棉花生长发育和结铃性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肥能够增加棉株生长高度和主茎叶片数,促进果枝生长,提高结铃数,使棉花产量增加6.1%。近年来许多学者就复合微生物肥对棉花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而在施肥效果的评价过程中,仅仅通过单一生长指标或产量指标无法综合确定最佳施肥量,因此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降维和综合分析,可以更加科学地筛选出相对合理的施肥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促进新疆棉花生长与产量的方法,研究施用不同浓度复合微生物肥后对棉花株高、根长、果枝数、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和皮棉产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利用棉花生长与产量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明确复合微生物肥对棉花生长与产量的影响,为棉田复合微生物肥的精准施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促进新疆棉花生长与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棉花播种前,以浓度为150kg·hm-2-600kg·hm-2的复合微生物肥料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采用滴灌方式进行适时适量灌水,3个月期间,共滴灌10次,随滴灌追施尿素40kg·667m-2、大量元素水溶肥28kg·667m-2。
进一步,所述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浓度为450kg·hm-2。
进一步,所述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成分为N∶P2O5∶K2O=1∶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3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