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3029.8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2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杜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商碳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3/06 | 分类号: | B02C13/06;B02C13/26;B02C23/08;B02C21/00;B07C5/344;B07C5/36;F23G5/02;F23G5/033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陈烨 |
地址: | 221600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废弃物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垃圾进口、打散桶、垃圾出口、传送带、分流板组成。该种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当垃圾从垃圾进口倒入落入打散桶,打散桶由电机上的齿轮与打散桶进口处的齿轮啮合驱动开始滚动,该打散桶另一侧的电机带动打散桶内部的打散爪和电热丝一起启动,经过打散烘干后的垃圾落入传送带上,该传送带带边上有传感器,传感器利用导电物体在接近这个能产生电磁场接近开关时,使物体内部产生涡流,这个涡流反作用到接近开关,使开关内部电路参数发生变化,由此识别出有无导电物体移近,进而控制开关的通或断从而释放信号启动分流板筛选出各种金属材质,这样可以使各种金属区分开以便于回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固体垃圾处理一般采用焚烧或者填埋的方式,由于每天产生垃圾的垃圾总量非常大,因而填埋需占有极大的土地面积,从而造成土地浪费。
2019年5月7日公开的第CN208832467U号中国发明专利,揭示了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该装置先通过破碎装置使固体废弃物破碎成小块固体,使固体废弃物在燃烧室充分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残留物压缩。
采用上述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时,要先经过破碎装置,当固体废弃物中含有较硬的金属时,会损坏破碎装置,进入燃烧室也无法燃烧,使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可以将废弃物边打散边烘干并将不同金属区分开来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垃圾进口、连接管道、打散桶和传送带,所述垃圾进口与连接管道相连,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打散桶入口相连,所述打散桶入口处连接有滚动装置,所述滚动装置与打散桶电机相连,所述打散桶入口的另一侧装有打散电机,所述打散电机连接内部的打散装置,所述打散桶筒壁有缺口,所述缺口与废弃物传送管上方管口相对,所述废弃物传送管出口正对传送带所述垃圾进口与连接管道相连,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打散桶入口相连,所述打散桶入口处连接有滚动装置,所述滚动装置与滚动电机相连,所述打散桶入口的另一侧装有打散电机,所述打散电机连接内部的打散装置,所述打散桶筒壁有缺口,所述缺口与废弃物传送管上方管口相对,所述废弃物传送管出口正对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带边设有分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装置是由打散桶入口处焊接的从动齿轮与下方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与滚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打散装置包括打散轴和若干组打散爪,所述若干组打散爪均匀焊接在打散轴上,所述打散轴轴向连接打散电机的输出轴。
进一步地,所述打散桶靠近打散电机一侧的内部与该打散电机有一圈电热丝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装置在传送带带边设有若干个。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装置有块分流板,所述分流板首端和末端分别装有涡电流传感器,所述分流板首端与旋转轴连接,所述分流板下方装有分流电机,所述分流电机与变频器电性连接,所述变频器再与分流电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板的首端有螺纹孔,螺纹孔与旋转轴顶端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螺纹截止线有一圈台阶,旋转轴套在配套轴套里台阶抵在轴套套口,轴套焊接在所对应的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的末端装有第一齿轮与分流板下方分流电机输出轴顶端的第二齿轮配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是锥形齿轮,两个齿轮的斜面齿相啮合。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先通过滚动打散桶使废弃物进行打散烘干可以让废弃物更好的进行区分,进入传送带后把金属废弃物先一步以材质的不同摘取出来,非金属废弃物则直接进入焚烧炉中,这样不仅可以使金属废弃物更加高效的回收,而且焚烧炉也能充分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商碳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商碳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30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