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UV固化自修复材料、3D光学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2821.1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9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士强;董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惠之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6 | 分类号: | C08J7/046;C09D175/04;C09D175/14;C09D7/65;G02B1/10;G02B1/14;C08L67/02;C08L75/04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吴晓微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v 固化 修复 材料 光学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UV固化自修复材料、3D光学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后UV固化自修复材料,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多元醇40~45份,聚酯树脂7~18份,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7~24.5份,硬化剂13~15份,催化剂0.02~0.06份,光引发剂0.5~0.8份,流平剂0.5~1份和填料0~3.5份;所述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官能度≥12,所述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两端或末端接有异氰酸酯基或羟基。本发明前期用异氰酸酯与羟基热固化交联反应,形成膜面表干能收卷,UV官能基处于未反应状态,贴合3D产品后照射UV(400mJ/cm2以上)固化定型及提升硬度。本发明3D光学复合膜,无需热压定型,可提供3D、3.5D、四曲或不规则设计造型产品保护膜运用,且该保护膜具有高光通量,能应用于光学式屏下指纹解锁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UV固化自修复材料、3D光学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多通过将有机硅或亚克力胶与PET膜形成复合膜,然后模切热压定型,制成曲面3D用保护膜。但是,该曲面3D保护膜贴合性差,弧面边缘容易翘曲和起皱,并且热压工艺繁琐,制程成本高昂;同时长时间放置,容易产生变形,导致不良率大幅增加。
目前市面上无二次固化自修复材料(先热烘烤表干,可收卷,贴好曲面屏幕照射UV固化的定型材料),目前的UV固化自修复材料存在热烘烤膜面无法表干,进行收卷问题,且固化后整体薄膜硬韧无法贴合3D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保护膜后加工产品贴合问题及自修复UV材料无法表干固化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后UV固化自修复材料、3D光学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2官能度以上,两端或末端接有异氰酸酯基-NCO或羟基-OH),前期用异氰酸酯与羟基热固化交联反应,形成膜面表干能收卷,UV官能基处于未反应状态,贴合3D产品后照射UV(400mJ/cm2以上)固化定型及提升硬度。本发明3D光学复合膜,无需热压定型,可提供3D、3.5D、四曲或不规则设计造型产品保护膜运用,且该保护膜具有高光通量,能应用于光学式屏下指纹解锁技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后UV固化自修复材料,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多元醇40~45份,聚酯树脂7~18份,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7~24.5份,硬化剂13~15份,催化剂0.02~0.06份,光引发剂0.5~0.8份,流平剂0.5~1份和填料0~3.5份;
所述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官能度≥12,所述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两端或末端接有异氰酸酯基或羟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官能度是指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含有可反应的双键个数。
优选地,所述多元醇为二元醇。
更优选地,所述二元醇包括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聚碳酸酯二元醇;其中,聚醚二元醇树脂,聚碳酸酯二元醇树脂具有高强度、耐水解、高回弹性、低温性好的优点,聚酯二元醇树脂具有较好的拉升性能、挠曲性能、耐摩损性、耐溶剂性能和耐高温性;通过一定的比例混合,可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自修复胶层。
更优选地,所述聚醚二元醇包括聚氧化乙烯二元醇(PEG)、聚氧化丙烯二元醇(PPG)、聚四氢呋喃二元醇(PTMG)中的任意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聚酯二元醇包括聚己二酸乙二醇酯(PEA)、聚己二酸丙二醇酯(PPA)、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聚ε-己内酯(PCL)、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PDA)中的任意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聚碳酸酯二元醇包括聚碳酸己二醇酯二醇、聚碳酸戊二醇酯二醇、聚碳酸亚丙酯二醇、聚碳酸丁二醇酯二醇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惠之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惠之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28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OCV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