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隔圈、电池及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1747.1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8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刚;刘彦初;唐俊;陈思岚;王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63 | 分类号: | H01M50/463;H01M50/53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1.一种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隔圈用于固定电芯极耳,所述电池隔圈包括隔圈主体和位于所述隔圈主体沿第一方向两侧的侧盖;所述隔圈主体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端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端板为相对固定且不可活动的一体式结构,所述端板上设有供电芯极耳通过的极耳孔,所述侧盖与所述端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侧盖能够相对所述隔圈主体移动使得所述侧盖与所述隔圈主体处于闭合状态或者打开状态,所述侧盖与所述隔圈主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侧盖与所述隔圈主体合围形成一端具有开口的电池隔圈,所述开口与所述端板相对设置;
所述侧盖与所述隔圈主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电池隔圈包括极耳通过区和位于所述极耳通过区沿第一方向两侧的电芯圆角容纳区,所述隔圈主体与所述侧盖之间围成所述电芯圆角容纳区;
所述第一侧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背的两端均为斜面,所述第二侧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背的两端均为斜面,以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背的两端各自形成内凹的空间,以增大所述电芯圆角容纳区的空间;
所述第一侧板背向所述端板的表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二侧板背向所述端板的表面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构成所述极耳通过区,所述极耳通过区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自所述开口向所述端板的一侧逐渐变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与所述端板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与所述端板之间具有减薄部,所述侧盖与所述端板通过所述减薄部转动连接以使所述侧盖与所述端板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与所述隔圈主体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与所述侧盖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与所述侧盖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第一方向的两端设有卡扣和卡孔中的一个,所述侧盖设有卡扣和卡孔中的另一个,所述卡扣和所述卡孔可拆卸连接。
7.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电芯、位于所述电芯两端的极耳以及位于所述电芯两端的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隔圈,所述极耳通过所述电池隔圈中的极耳孔。
8.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17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神经导管及其应用
- 下一篇:辅助道监控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