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换电交互的ETC系统及一种换电交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0060.8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2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顾俊生;王志海;张志强;杨全凯;李泽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6 | 分类号: | G07B15/06;H04L29/08;B60L53/8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122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交互 etc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换电交互的ETC系统及一种换电交互方法,所述ETC系统包括:车端ETC装置,用于在车端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换电站端ETC装置,用于在换电站端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其中,换电站端ETC装置通过以太网与换电站的控制主机通信连接;车端ETC装置通过CAN总线或车内以太网与车载网关通信连接;车端ETC装置与换电站端ETC装置通过微波建立通信链路进而实现车辆与换电站的信息交互。本发明在ETC系统基础上增加了ETC系统与车辆的通信链路以实现车辆与换电站的信息交互,能够减少对信息交互设备的额外开发,降低了开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换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换电交互的ETC系统及一种换电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ETC)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On board Unit,OBU)与在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进行专用短程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或桥梁收费站无需停车而能交纳高速公路或桥梁费用的目的。对使用ETC车道的未安装车载器或车载器无效的车辆,则视作违章车辆,实施图象抓拍和识别,会同交警部门事后处理。在高速公路收费的应用中,ETC已经较为成熟。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交通工具,具有噪音低、能源利用效率高、无移动废弃排放等特点,已成为我国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能源供给是电动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能源供给模式与电动汽车的发展密切相关。根据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动力属性以及提高电池的寿命和使用效率,汽车厂商提出了一种续电方法,即建造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提供充电和动力电池快速更换的充换电站。值得一提的是,“换电站”建设作为新基建里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当中。
在换电站的车辆出入口,尤其对于可实现24小时无人值班、全自动车辆换电的换电站而言,需要在车辆进入时识别车辆以进行换电准备、在车辆换电结束后写入换电数据、计算服务费用等,即需要建立换电站和车辆之间的通信连接。开发新的通信设备和方式的同时,带来的是额外的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考虑到现有ETC系统应用的成熟和广泛,在现有的ETC系统基础上实现换电站和车辆的信息交互不失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的ETC系统基础上实现换电站和车辆的信息交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换电交互的ETC系统及一种换电交互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换电交互的ETC系统,所述ETC系统包括:
车端ETC装置,用于在车端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换电站端ETC装置,用于在换电站端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其中,
所述换电站端ETC装置通过站内以太网与换电站的控制主机通信连接以实现所述换电站端ETC装置与换电站的信息交互;
所述车端ETC装置通过CAN总线或车内以太网与车载网关通信连接以实现所述车端ETC装置与车辆的信息交互;
所述车端ETC装置与所述换电站端ETC装置通过微波建立通信链路进而实现所述车辆与所述换电站的信息交互。
进一步地,所述车端ETC装置设有主控单元和射频单元,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射频单元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为微处理器,用于对车辆与所述换电站的交互信息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车端ETC装置设有第一存储单元,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存储有所述车载ETC装置的唯一身份标识,所述唯一身份标识用于所述车辆与所述换电站建立点对点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总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00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驾驶员违章行为识别系统
- 下一篇:缸套加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