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CU与多个FPGA使用SPI进行实时全双工可靠通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5004.5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6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袁钟达;樊立明;杨翠翠;杨健;王剑飞;李晨曦;李泽辰;李海飞;李龙洲;黄迟;张立雄;王磊;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爱生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cu fpga 使用 spi 进行 实时 双工 可靠 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CU与多个FPGA使用SPI进行实时全双工可靠通信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没有充分利用SPI全双工及总线的特性,无法实时可靠传输不定长数据,且MCU与FPGA的通信速度未得到有效提高的问题。本发明的MCU端作为主机通过SPI向多个FPGA端不断循环发送子数据,多个FPGA端作为从机在收到主机的使能信号后,也通过SPI向MCU端不断循环发送子数据。双方接收到子数据后根据第1字节判断数据性质,无效则直接丢弃,重发申请则重新发送子数据,有效则判断校验位是否正确,不正确则申请重发,正确则根据第2~3字节计算帧数据长度,并组成完整的一帧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MCU与多个FPGA使用SPI进行实时全双工可靠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信领域,使用FPGA联合其他架构的芯片处理数据是常见场景,而SPI是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其占用引脚数较少,数据传输速率较高,逻辑相对超高速接口来说较为简单,因此,可用于MCU与FPGA进行全双工通信。
目前,MCU与多个FPGA间使用SPI主要是进行寄存器的读写及数据的连续读取,并没有充分利用其全双工及总线的特性,无法实时可靠传输不定长数据,且MCU与FPGA的通信速度未得到有效提高,具体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说明:
(1)实时全双工
SPI通信受限于主从关系,在主机发送数据的时候,主机同时读取数据,在主机不发送数据的时候,从机无法发送数据,在主机与多个从机相连时无法有效实时双工通信。
(2)可靠传输不定长数据
主机发送数据的同时读取从机发送的数据,在不知道从机发送数据长度的情况下无法准确接收全部数据,且SPI没有检错机制,无法进行可靠传输。
(3)MCU与FPGA的通信速度
MCU通过SPI向FPGA发送数据,根据SPI的模式及协议的不同,FPGA接收数据的速度不同,只有合适的模式及协议才能有效提高通信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MCU与多个FPGA间使用SPI主要是进行寄存器的读写及数据的连续读取,并没有充分利用其全双工及总线的特性,无法实时可靠传输不定长数据,且MCU与FPGA的通信速度未得到有效提高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MCU与多个FPGA使用SPI进行实时全双工可靠通信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MCU与多个FPGA使用SPI进行实时全双工可靠通信的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MCU端与多个FPGA端通过SPI同时进行步骤1和2;
步骤1、MCU端向多个FPGA端发送数据;
步骤1.1、MCU端判断是否需要发送帧数据;若是,则MCU端将帧数据按照传输协议的数据格式构建多个子数据;若否,则MCU端将任意数据按照传输协议的数据格式构建多个子数据;所述子数据的长度为M;所述传输协议的数据格式如下:第1字节为数据性质,第2~3字节为帧数据长度,第4~(M-1)字节为所发送数据,第M字节为校验位;所述数据性质包括有效数据、无效数据和重发申请;其中,M≥5;
步骤1.2、MCU端作为主机通过SPI向多个FPGA端不断循环发送子数据;
步骤1.3、每个FPGA端接收子数据,并根据第1字节判断数据性质;若数据性质为有效,执行步骤1.4;若数据性质为无效,结束;若数据性质为重发申请,则重新发送子数据;
步骤1.4、FPGA端判断第M字节是否正确;若是,执行步骤1.5;若否,向MCU端发送指令申请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爱生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爱生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50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