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4919.6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6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祯;翟佳佳;周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河水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彭星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检测 设备 | ||
一种轨道检测设备,涉及轨道交通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车体、磨损检测装置、焊点检测装置、显示装置和控制装置;磨损检测装置、焊点检测装置、显示装置和控制装置分别安装在车体上;磨损检测装置、焊点检测装置和显示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磨损检测装置和焊点检测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供电轨轨面的图像信息并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接收磨损检测装置和焊点检测装置分别采集的图像信息,并对应输出显示信号至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用于接收显示信号并对应显示图像信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检测设备,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维护人员直接观察供电轨的轨面,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耗费人力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供电轨,又称第三轨,是指安装在如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线路旁边的、单独用来供电的一条轨道。供电轨与受流器、集电靴等配套工作,为轨道交通列车上面所有设备提供电力支持。
轨道交通列车与供电轨的接触是物理接触,且轨道交通列车处于高速运行状态;具体而言,轨道交通列车的集电装置在供电轨上接触和滑行,把电力传输到列车上。但是在集电装置滑行过程中会产生高压电弧,从而在供电轨的轨面上形成焊点,同时产生不规则划痕,造成供电轨的轨面磨损。这些损伤会影响供电轨和集电装置的工作性能,因此在日常维护过程中需要对供电轨的轨面情况进行检测。目前对于供电轨轨面的检测是靠维护人员直接观察供电轨的轨面,其工作效率低下、耗费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检测设备,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维护人员直接观察供电轨的轨面,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耗费人力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检测设备,用于供电轨轨面的检测,包括车体、磨损检测装置、焊点检测装置、显示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车体能够沿所述供电轨行走;所述磨损检测装置、所述焊点检测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车体上;
所述磨损检测装置、所述焊点检测装置和所述显示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磨损检测装置和所述焊点检测装置分别用于采集所述供电轨轨面的图像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磨损检测装置和所述焊点检测装置分别采集的图像信息,并对应输出显示信号至所述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显示信号并对应显示图像信息。
本发明的可选技术方案为,所述车体包括第一车体连接件、第二车体连接件和第三车体连接件;所述第二车体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车体连接件呈夹角设置;
所述第一车体连接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车体连接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三车体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车体连接件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一行走轨配合;
所述第二车体连接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车体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用于与第二行走轨配合;
所述磨损检测装置和所述焊点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车体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车体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车体连接件连接。
本发明的可选技术方案为,所述车体还包括车体连接纵梁和车体连接横梁;
所述第二车体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车体连接纵梁连接所述第三车体连接件的另一端;
所述车体连接横梁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磨损检测装置和/或所述焊点检测装置,所述车体连接横梁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车体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三车体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车体连接横梁的中部与所述车体连接纵梁连接。
本发明的可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车体连接件、所述第二车体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车体连接件采用U形槽型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河水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银河水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49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