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两级耗散机构的复合型防暴动能弹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1201.1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5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汪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12/02 | 分类号: | F42B1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谢秀娟 |
地址: | 710086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两级 耗散 机构 复合型 防暴 动能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两级耗散机构的复合型防暴动能弹,包括:弹壳、高压室、低压室、弹体、冲击杆、缓冲器、支撑体、冲击盘、胶囊和弹头帽;弹壳底端面轴心处铆接有底火,底火上侧设置有柱状高压室;高压室上端面轴心处开设有传火孔;弹壳与弹体插接,且形成有低压室;冲击杆一端与弹体内腔顶部粘附连接,另一端与缓冲器插接连接;支撑体伸入冲击杆且与其固定连接;支撑体上套设有冲击盘;冲击盘顶面设置有内装染色剂的胶囊;弹头帽与弹体粘附连接;该弹结构紧凑、设计巧妙,通过弹体自旋提高飞行稳定性,打击精度高,设计两级耗散机构,可有效避免近距离射击时产生过度伤害,同时远距离射击时,又保证预期的致痛效果,兼具对群体目标的染色标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暴弹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两级耗散机构的复合型防暴动能弹。
背景技术
防暴动能弹是遂行反恐、防暴任务的主战装备,因设计缺陷和使用不当而持续引发致残致亡等严重安全事件。
国内主流的防暴动能弹是橡胶弹和布袋弹,橡胶弹有独弹和霰弹,独弹多为实心的橡胶弹丸,口径为18.4mm,近距离射击时极易贯穿目标皮肤;霰弹包含多个球形橡胶弹丸,通常近距离采用跳弹攻击的方式进行射击,从地面反弹的橡胶球冲击点随机分布,容易伤及眼镜等脆弱部位,橡胶霰弹远距离对有生目标,采用直接射击,又因射弹散布大,而不可避免造成意外伤害。国内的布袋弹以筒式布袋为主,飞行稳定性较差,近距离射击时,布袋弹丸连同弹托如同刚体一般,极易穿透目标皮肤。因此,国内现役的防暴动能弹急需更新换代。
现有防暴动能弹普遍存在近距离威力过大、远距离威力不足的问题,且飞行稳定性较差,由此而导致的过杀伤/无效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非致命动能武器发展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两级耗散机构的复合型防暴动能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动能弹丸飞行稳定性差,近距离威力过大、远距离威力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两级耗散机构的复合型防暴动能弹,包括:
弹壳、底火、高压室、低压室、弹体、冲击杆、缓冲器、支撑体、冲击盘、胶囊和弹头帽;所述弹壳底端面轴心处铆接有所述底火,所述底火上侧设置有柱状的所述高压室;
所述高压室上端面轴心处开设有传火孔;所述弹壳与所述弹体粘附连接,且形成有低压室;所述高压室通过所述传火孔与其上侧的所述低压室连通;
所述冲击杆一端与所述弹体内腔顶部粘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器插接连接;且所述弹体与所述缓冲器插接连接;所述支撑体的底部伸入所述冲击杆的内腔且与其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体上套设有所述冲击盘;所述冲击盘顶面设置有所述胶囊;所述弹头帽与所述弹体粘附连接,且所述弹头帽内腔限制有所述支撑体、冲击盘和胶囊;所述胶囊顶部与所述弹头帽内腔顶部抵接,底端设置于所述冲击盘顶面;
所述弹头帽、胶囊和冲击盘构成第一级耗散机构,所述冲击杆、缓冲器和支撑体构成第二级耗散机构。
优选的,所述弹体与弹壳和弹头的接触端冒均采用粘结,这样能达到加固结构,由于该子弹本身需要分离故连接强度需要保持适宜,既要防止其炸膛,又要保证其分离,故采用优选的上述粘结和插接配合的连接方式。
优选的,本发明的一级耗散机构为弹壳与弹体形成的低压室,其结构为盖形结构;在动能弹打出进行分离时,低压室能对弹体造成平稳推力,且弹体与弹壳的中轴线重合,使结构重心和推力重心重合,打击精度高。
所述弹壳包括弹壳底缘和弹壳顶肩;所述弹壳底缘与所述防暴枪枪膛底部形状适配;所述弹壳顶肩与所述弹体连接处形状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1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