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自动化的飞灰固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0671.6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5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全云;高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西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7/06 | 分类号: | B28C7/06;B28C7/04;B28C5/20;B28C7/16;B28C7/12;B28C7/00;B09B3/00;F16F15/04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邓月芳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固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自动化的飞灰固化装置,包括底板、定量下料结构、螯合剂搅拌结构、螯合结构、固化结构和卸料结构;底板:上表面左侧设有支撑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左右对称设有支架,支架的内弧壁均与螯合桶的外弧面固定连接,底板的上表面右侧前后对称设有L形板,底板的上表面左侧设有计量水泵,计量水泵右侧面的出水口与螯合桶左侧面下端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螯合桶右侧面下端的出料处设有输料管;该高自动化的飞灰固化装置,可以控制物料的下料量,还可以对内部物料进行翻转螯合,使飞灰固化在水泥上,能够让物料快速风干固化,还能够降低各设备运转时产生震动带来的影响,保护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灰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自动化的飞灰固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由燃料(主要是煤)燃烧过程中排出的微小灰粒,其粒径一般在1~100μm之间,又称粉煤灰或烟灰,由燃料燃烧所产生烟气灰分中的细微固体颗粒物,如燃煤电厂从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细灰,飞灰是煤粉进入1300~1500℃的炉膛后,在悬浮燃烧条件下经受热面吸热后冷却而形成的,由于表面张力作用,飞灰大部分呈球状,表面光滑,微孔较小,一部分因在熔融状态下互相碰撞而粘连,成为表面粗糙、棱角较多的蜂窝状组合粒子,飞灰的化学组成与燃煤成分、煤粒粒度、锅炉型式、燃烧情况及收集方式等有关,飞灰的排放量与燃煤中的灰分直接有关,据我国用煤情况,燃用1t煤约产生250~300kg粉煤灰,大量粉煤灰如不加控制或处理,会造成大气污染,进入水体会淤塞河道,其中某些化学物质对生物和人体造成危害,为了消除飞灰带来的影响,我们常用飞灰固化装置对飞灰进行固化处理后再将其填埋,而现有的飞灰固化装置,不能自动实现对飞灰的固化处理,需要人为控制每一个步骤的进行,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设计出了一种高自动化的飞灰固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自动化的飞灰固化装置,可以控制物料的下料量,还可以对内部物料进行翻转螯合,使飞灰固化在水泥上,能够让物料快速风干固化,还能够降低各设备运转时产生震动带来的影响,保护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自动化的飞灰固化装置,包括底板、定量下料结构、螯合剂搅拌结构、螯合结构、固化结构和卸料结构;
底板:上表面左侧设有支撑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左右对称设有支架,支架的内弧壁均与螯合桶的外弧面固定连接,底板的上表面右侧前后对称设有L形板,底板的上表面左侧设有计量水泵,计量水泵右侧面的出水口与螯合桶左侧面下端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螯合桶右侧面下端的出料处设有输料管,输料管的内部串联有电磁阀二,螯合桶的左侧面中心处设有螯合电机;
定量下料结构:设置于支撑台的上表面,定量下料结构右侧的出料口与螯合桶左侧面上端的进料口连通;
螯合剂搅拌结构: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左端,螯合剂搅拌结构外弧面底端的出水口与计量水泵左侧面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
螯合结构:设置于螯合桶的内部,螯合电机的输出轴与螯合结构的内侧端头固定连接;
固化结构:分别与两侧的L形板上表面内侧固定连接,固化结构左侧面的进料口与输料管右侧的出料口连通;
卸料结构:设置于固化结构的底面开口处;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前侧,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电磁阀二和螯合电机的输入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可以控制物料的下料量,还可以对内部物料进行翻转螯合,使飞灰固化在水泥上,能够让物料快速风干固化,还能够降低各设备运转时产生震动带来的影响,保护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西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西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06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