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1896.5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8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松;丁运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凌宇电缆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295;H01B7/42;H01B7/28;H01B7/282;H01B7/18;H01B3/4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马威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芜湖市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用电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缆,包括电缆本体,且电缆本体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表面上的缆芯防护套,且缆芯防护套内除缆芯外的间隙处填充有纤维填充物(7),所述缆芯防护套从内至外依次包括阻水绕包层(9)、屏蔽层(10)、内护层(11)和外护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包括截面为“Y”型结构的缓冲异形支架(1),分布在缓冲异形支架(1)每个夹角处的导线(3),位于缓冲异形支架(1)每个支脚顶端上并与阻水绕包层(9)内侧贴合的动力滑块(6)以及位于每个导线(3)外侧并与相应导线(3)贴合的抗压防护体(2),所述缓冲异形支架(1)的每个夹角相同,且缓冲异形支架(1)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与电缆本体长度方向平行的缓冲变形腔体(4),所述抗压防护体(2)为中空结构,且抗压防护体(2)的截面为弧形状,所述抗压防护体(2)的中间部向阻水绕包层(9)的一侧弯曲,且抗压防护体(2)远离导线(3)的一侧与阻水绕包层(9)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动力滑块(6)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且动力滑块(6)与缓冲异形支架(1)支脚顶部接触的一端为底端,动力滑块(6)与阻水绕包层(9)接触的一端为顶端,所述动力滑块(6)的顶端长度大于其底端的长度,且动力滑块(6)的左右两侧壁分别与抗压防护体(2)的顶端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异形支架(1)的长度等于或小于动力滑块(6)的长度,且缓冲异形支架(1)是由橡胶材料制成,且橡胶材料内设有加强钢丝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防护体(2)内部的两端均设有增强体(5),且抗压防护体(2)内部处增强体(5)外均填充有缓冲填充条(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填充条(8)为硅胶气囊体,增强体(5)为顺丁橡胶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防护体(2)是由铝金属丝编织而成,且抗压防护体(2)远离导线(3)的一侧到阻水绕包层(9)内壁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动力滑块(6)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滑块(6)沿电缆本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个,且每相邻两个动力滑块(6)首尾之间的距离为0.5-3c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滑块(6)是由绝缘硬性塑料制成,且动力滑块(6)内部为中空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填充物(7)是为玻璃纤维和导热碳纤维混纺而成的导热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凌宇电缆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凌宇电缆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18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