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及其漏电补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7512.2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6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廖文武;陈明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高杨丽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及其 漏电 补偿 方法 | ||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漏电补偿方法。液晶显示器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以及时序控制器。薄膜晶体管阵列由多个薄膜晶体管所构成。栅极驱动器电性连接至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每一者的栅极。源极驱动器电性连接至多个薄膜晶体管每一者的源极。时序控制器控制栅极驱动器导通多个薄膜晶体管,根据当前帧率调整当前刷新率,以及判断当前刷新率小于临界频率时,控制栅极驱动器增加多个薄膜晶体管的导通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漏电补偿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通过增加薄膜晶体管阵列中每一行薄膜晶体管的充电时间,来补偿低频时垂直消隐间隔(vertical blank interval)长产生的漏电问题。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面板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不同的显示刷新技术,可动态调整刷新频率,以提升画面的流畅度。然而,在动态调整刷新频率时,低刷新率每一行薄膜晶体管的充电时间与高刷新率每一行薄膜晶体管的充电时间相同,因此在低刷新率时的垂直消隐间隔T2较高刷新率时的垂直消隐间隔T1长,如图1所示。
在垂直消隐间隔较长的情况下,为了维持面板的亮度,薄膜晶体管的电压必须维持较长的时间,而维持时间越长,漏电的问题也越严重,从而导致低刷新率与高刷新率面板亮度差值过大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漏电补偿机制,在低刷新率时,可补偿薄膜晶体管的充电时间,以避免垂直消隐间隔增加造成面板亮度差值过大,从而衍生面板闪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电补偿机制,其藉由液晶显示器内的时序控制器根据从图形处理器获取的当前帧率,调整液晶显示器当前刷新率,并且在液晶显示器当前刷新率小于临界频率时,控制栅极驱动器增加薄膜晶体管的充电时间。
据此,本发明可在无需修改液晶显示器电路设计的情况下,解决垂直消隐间隔较长导致薄膜晶体管漏电严重的问题,以及液晶显示器在低刷新率与高刷新率之间亮度差值大造成闪烁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揭露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以及时序控制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由多个薄膜晶体管所构成。所述栅极驱动器用于提供扫描信号。所述源极驱动器用于提供数据信号。所述时序控制器电性连接至所述栅极驱动器及所述源极驱动器,用于根据当前帧率,调整当前刷新率;以及当所述当前刷新率小于临界频率时,传送控制信号至所述栅极驱动器,使所述栅极驱动器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增加对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的充电时间。
此外,本发明更揭露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漏电补偿方法。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及时序控制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由多个薄膜晶体管所构成。所述栅极驱动器用于提供扫描信号。所述源极驱动器用于提供数据信号。所述漏电补偿方法由所述时序控制器执行,且包括:根据当前帧率,调整当前刷新率;以及当所述当前刷新率小于临界频率时,传送控制信号至所述栅极驱动器,使栅极驱动器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增加对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的充电时间。
在参阅附图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本领域技术人员便可了解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实施态样。
附图说明
图1描绘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器在不同刷新率时,垂直消隐间隔长短变化的示意图。
图2描绘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3描绘本发明液晶显示器与图形处理器之间的实施情境。
图4是本发明漏电补偿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漏电补偿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7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