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未爆弹激光销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46200.X | 申请日: | 2020-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7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宋桂飞;姜志保;王韶光;郭萌萌;李良春;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1部队 |
| 主分类号: | F42D5/04 | 分类号: | F42D5/04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郭明月 |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未爆弹 激光 销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未爆弹激光销毁装置,涉及未爆弹药销毁技术领域,包括激光器、发射装置、光学调整架和包装箱,激光器及带有光学调整架的发射装置能够置于包装箱内,与电源相连的激光器产生的激光通过光纤传输至发射装置,发射装置设置于光学调整架上;还包括与激光器及发射装置无线或有线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激光的聚焦、发射与停止,电源与激光器及发射装置电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携带,操作简单、安全,组装好后即可进行远程操作。利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便携式未爆弹销毁装置固有危险性高、操作使用复杂繁琐的问题,可以远距离、非接触、快速便捷地实现未爆弹销毁,有效提高未爆弹销毁的本质安全和快速销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未爆弹药销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未爆弹激光销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进步,武器装备淘汰遗留的弹药、存放超过期限的弹药、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未爆弹以及检验不合格的弹药,这些未爆弹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很可能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发生爆炸,严重威胁周边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尽快将这些未爆弹销毁。当前,销毁设备多采用便携式炸药、聚能销毁器、高热剂等化学销毁装置,但是这些销毁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炸药、聚能销毁器和高热剂及其与之配套的雷管、导爆管、导爆索、导火索、拉货管等,本身就是易燃易爆物品,增大了保管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增加了含能材料安全管理压力。
(2)使用现有的便携式炸药、聚能销毁器、高热剂销毁处理未爆弹,操作人员排爆过程中亲手接触这些易燃易爆物品,无形中增加了心理负担,若发生意外,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3)炸药、聚能销毁器、高热剂及其配套的火工品,易受火焰、温湿度、振动、静电、电磁等外界环境激励刺激,容易发生燃爆事故。
(4)现有的便携式炸药、聚能销毁器、高热剂销毁处理未爆弹方法都需要接触或靠近未爆弹,不能可靠实现远距离非接触销毁。
(5)现有的便携式炸药、聚能销毁器、高热剂销毁处理未爆弹方法,布设环节多、耗时长、操作繁琐。
(6)现有的便携式炸药、聚能销毁器、高热剂销毁处理未爆弹方法属于一次性作业,不能连续实施未爆弹销毁。
(7)现有的便携式炸药、聚能销毁器、高热剂均是消耗型器材,需要长期大量储备,不便于持续补给。
(8)现有的便携式炸药、聚能销毁器、高热剂销毁处理未爆弹方法,由于引爆器材本身就是含能材料,其本质上是增量燃爆,增大了销毁排除安全风险和安全设防距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未爆弹激光销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未爆弹销毁方法及装置固有危险性高、操作使用复杂繁琐的问题,可以远距离、非接触、快速便捷地实现未爆弹销毁,有效提高未爆弹销毁的本质安全和快速销毁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未爆弹激光销毁装置,包括激光器、发射装置、光学调整架和包装箱,所述激光器及带有光学调整架的发射装置能够置于包装箱内,所述激光器与电源相连,所述激光器产生的激光通过光纤传输至发射装置,所述发射装置设置于光学调整架上;还包括与激光器及发射装置无线或有线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激光的聚焦、发射与停止,所述电源与激光器及发射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发射装置包括转台和壳体,所述壳体通过转台与光学调整架转动相连,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激光发射窗口、测距窗口及光学监视窗口,所述激光发射窗口通过光纤与激光器的发射口相连;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与测距窗口相对应的测距仪;所述光学监视窗口设有用于记录激光销毁过程的摄像头;所述转台设有用于驱动壳体转动的旋转机构,所述测距仪、摄像头及旋转机构均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1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1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62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