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超低静态电流LDO的动态偏置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5050.0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0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项骏;冯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高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静态 电流 ldo 动态 偏置 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超低静态电流LDO的动态偏置电路,其包括运算放大器AMP、功率管MP、MOS管MP1、MP2、MP3、MPX、MN1、MN2以及MN3,所述运算放大器AMP的反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Vref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AMP的同相输入端与电压反馈Vfb相连,所述功率管MP的栅极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MP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功率管MP的漏极与工作电压Vdd相连;本方案通过设置动态电流的上下限,解决了超低静态电流LDO的动态偏置问题,实现了空载时的低静态电流的偏置和重载时偏置电流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超低静态电流LDO的动态偏置电路。
背景技术
LDO(线性稳压电路)是一种通用的稳压电路,相较于开关稳压电路,它具有抖动纹波小,PSRR高等优点,参见附图1所示,运放AMP(放大器)和MP以及R1,R2形成电路闭环,LDO输出Vout=VREF*(R2+R1)/R2。在一些极低功耗的应用比如物联网,手持设备等的系统中,LDO本身的静态功耗会增加系统的静态功耗,降低能量的使用效率。在整个环路中,AMP和输出级MP都会贡献静态电流,如果要实现LDO的静态电流小,则必须减少AMP及MP的静态电流。但是当LDO负载变大时,偏小的静态电流偏置会影响LDO的动态特性。
参见附图2所示,一项申请公布号为CN107797599A,名称为“具有动态补偿和快速瞬态响应的LDO电路”的中国发明专利,其通过MOS管MP3和MP4,镜像LDO输出管MP7的电流(即负载电流),对各级偏置提供电流。这种跟随输出负载电流的偏置电流可以解决超低静态电流LDO的动态响应慢的问题,但是当LDO的负载变化范围较大的时候,LDO本身各级的偏置电流随输出电流变化大,内部很多器件会偏离饱和区,从而影响LDO的稳定性及PSRR(电源纹波抑制比)。虽然其改善了低静态功耗LDO的动态性能,但其仍然存在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超低静态电流LDO的动态偏置电路,该动态偏置电路其解决了超低静态电流LDO的动态偏置问题,在改善动态性能的前提下,不影响LDO的稳定性及PSRR。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超低静态电流LDO的动态偏置电路,所述动态偏置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AMP、功率管MP、MOS管MP1、MP2、MP3、MPX、MN1、MN2以及MN3,所述运算放大器AMP的反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Vref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AMP的同相输入端与电压反馈Vfb相连,所述功率管MP的栅极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MP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功率管MP的漏极与工作电压Vdd相连,MOS管MP1为MOS管MP的镜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OS管MP1的漏极与MOS管MN2的漏极相连,所述MOS管MN2的栅极分别与MOS管MP1的漏极和MOS管MN3的栅极相连,所述MOS管MN2的源极与MOS管MN3的源极相连,所述MOS管MN1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MN1的漏极与偏置电流IBD相连,所述MOS管MP3的源极与MOS管MP2的源极相连,所述MOS管MP3的栅极与MOS管MP2的栅极相连,所述MOPS管MPX的源极与MOS管MP2的源极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OS管MPX的漏极分别与MOS管MP2的漏极和MOS管MN3的漏极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OS管MP3的漏极通过电流偏置Ib与MOS管MN1的源极相连,其中MOS管MP1相对于MOS管MP的宽长比比例为1:N,MOS管MN2、MN1、MN3的宽长比比例为1:k:1;MOS管MP2和MP3的宽长比比例为1:k,N和k为≥1的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率管MP的漏极通过电阻Rf1与运算放大器AMP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所述功率管MP的漏极与外部负载Vout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50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