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悬浮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4600.7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2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邓自刚;张帅;金利安;张泽;赵景忠;桑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13/04 | 分类号: | B60L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悬浮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磁悬浮汽车。本发明通过磁悬浮车轮相对于无磁良导体感应车道转动时,形成时变磁场切割感应车道,进而在感应车道中形成感应电流。由电磁感应原理与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产生的感应磁场与原磁场之间产生电磁力阻碍这种相对运动,法线方向表现为悬浮力将车体悬浮,而切线方向表现为驱动力驱动车体前进,从而实现磁悬浮汽车悬浮和前进。本发明具有简化控制和能耗更低的优点,在普通汽车轮胎基础上设计、加工,便于实施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磁悬浮汽车。
背景技术
公路交通在过去150多年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促使汽车生产制造、运营维护等产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供需矛盾突出等系列问题,传统汽车行业面临全新的挑战。因此,磁悬浮汽车应运而生。所谓磁悬浮汽车是将磁悬浮技术融入传统汽车结构中,比如减振器、悬架、轮胎等部件,从而实现车辆与路面没有任何机械接触,以此提升车辆通行速度,有效改善公路拥堵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悬浮汽车,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悬浮汽车,包括:车架、前轮组、后轮组和感应车道。所述前轮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车架两侧的磁悬浮车轮;所述后轮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车架两侧的磁悬浮车轮;所述感应车道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互相平行的悬浮驱动感应板,两个所述悬浮驱动感应板均设置在车架两侧的磁悬浮车轮的正下方。
可选地,所述磁悬浮车轮包括轮毂,轮毂的外圆周表面上环绕设置有多个永磁体,每个所述永磁体的磁极采用圆周磁化和径向磁化交替排布。所述永磁体的侧面通过加固螺栓与轮毂相连。
可选地,所述永磁体包括依次顺时针排列的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第三永磁体和第四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的磁化方向逆时针旋转90度后,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第二永磁体的磁化方向逆时针旋转90度后,与所述第三永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第三永磁体的磁化方向逆时针旋转90度后,与所述第四永磁体的磁化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前轮组的两个磁悬浮车轮之间和后轮组的两个磁悬浮车轮之间均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可转动的贯穿设置在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的底部与车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磁悬浮车轮的内侧均设置有驱动所述磁悬浮车轮转动的无刷直流电机;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给所述无刷直流电机供电的车载直流电源。
可选地,所述前轮组中的磁悬浮车轮和后轮组中的磁悬浮车轮同步转动,所述前轮组中的磁悬浮车轮和后轮组中的磁悬浮车轮的转向相反,所述前轮组中的磁悬浮车轮的转速低于后轮组中的磁悬浮车轮的转速。
可选地,所述悬浮驱动感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感应板,所述两个导向感应板与悬浮驱动感应板平行,且导向感应板与悬浮驱动感应板之间的间距为2mm。
可选地,所述车架的底部还设置有万向辅助轮,所述万向辅助轮的底部低于磁悬浮车轮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感应车道的路基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悬浮驱动感应板设置在所述凹槽中,且悬浮驱动感应板的顶部与所述路基的顶部位于同一平面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磁悬浮车轮相对于无磁良导体感应车道转动时,形成时变磁场切割感应车道,进而在感应车道中形成感应电流。由电磁感应原理与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产生的感应磁场与原磁场之间产生电磁力阻碍这种相对运动,法线方向表现为悬浮力将车体悬浮,而切线方向表现为驱动力驱动车体前进,从而实现磁悬浮汽车悬浮和前进。本发明具有简化控制和能耗更低的优点,在普通汽车轮胎基础上设计、加工,便于实施和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4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