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基坑围护结构及其建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1842.0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9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君宁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34;E02D15/04;E02D15/06;E02D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围护结构 及其 建造 方法 | ||
1.一种深基坑围护结构,由N个主桩和N个副桩相间排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桩与主桩,均为钻孔灌注桩,可采用旋挖钻机或回转钻机成孔施工;副桩的两侧设有嵌合腔,主桩的边缘嵌入副桩的嵌合腔内;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2.一种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用旋挖钻机或回转钻机有间隔地施工副桩桩孔;
步骤S2、在副桩桩孔内灌注副桩混凝土,形成具有嵌合腔的副桩;相邻两副桩的嵌合腔壁之间的距离,要大于主桩的桩孔直径;
步骤S3、在相邻的两个副桩之间施工主桩桩孔,主桩桩孔与副桩嵌合腔部分重合;
步骤S4、在主桩桩孔内灌注主桩混凝土,形成主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副桩先施工,主桩后施工,副桩施工完成一段或全部施工完成后,才开始施工主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合腔采用预留的方式形成,预留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预埋法和腔模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预埋法形成嵌合腔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201、预制复合土芯体;
步骤S202、将复合土芯体安装在副桩桩孔中;
步骤S203、在副桩桩孔内灌注副桩混凝土,复合土芯体所占据的空间就是嵌合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复合土芯体的步骤包括:
步骤S2011、配制复合土;
步骤S2012、设计复合土芯体;要求上部护筒位的复合土芯体与上部护筒位的嵌合腔尺寸一致,下部桩身位的复合土芯体与下部桩身位的嵌合腔尺寸一致;
步骤S2013、制作复合土芯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02中,采用架立法或导杆法将复合土芯体安装到副桩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腔模法形成嵌合腔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201’、设计腔模;所述腔模包括内杆和外包壳,所述内杆是长条形的杆件,其截面形状、尺寸与嵌合腔一致;要求上部护筒位内杆尺寸与上部护筒位嵌合腔尺寸一致,下部桩身位内杆尺寸与下部桩身位嵌合腔尺寸一致,两者之间要平顺过渡;所述外包壳包在内杆外面,用于隔离副桩混凝土;
步骤S202’、将腔模吊放入副桩桩孔内的嵌合腔部位;
步骤S203’、固定好腔模后,安放灌注架、导管、料斗、护筒,灌注副桩混凝土;
步骤S204’、灌注完成后,拆除料斗、导管、灌注架,拔出护筒,待混凝土初凝后,再拔出腔模内杆,外包壳则留在孔内;内杆拔出后,形成的空腔即是嵌合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分节制作,内杆与内杆的接头形式为承插式,并用螺栓紧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包壳用厚纸板制作,至少两层,其底部与内杆的底面平齐,顶部要超过副桩混凝土灌注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君宁建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君宁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18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生态环境调查研究无人机观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储油罐加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