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式高楼逃生兼日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8053.1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3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秋俐 |
主分类号: | A62B1/02 | 分类号: | A62B1/02;A62B1/06;B66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33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式 高楼 逃生 日用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式高楼逃生兼日用系统,包括:缓降轮两个,主系统运转,楼顶楼底各设一个;环形钢丝绳一根,为环形主系统传送,套紧在两个所述缓降轮外围的钢丝绳槽里;管道舱,设在所述环形钢丝绳下行段外围楼层间,起保护作用;磁力门设在楼层间所述管道舱的一侧,方便乘客进入管道舱;瓣膜气囊设在楼层间所述管道舱内壁上,起辅助缓降作用;槽箱设置在地面,并将所述环形钢丝绳下行段设置在其中负责装载空心塑料球,所述空心塑料球起缓降保护作用;钢丝绳保护管设在所述环形钢丝绳上行段的外围,起保护作用;本发明利用人体重力向下运行,不用任何动力,节能环保,经济高效,人员紧急逃生和日常出行均可使用,结构简单,凡楼房均适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式高楼逃生兼日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如今的都市里高楼林立,少则三四十层,多则四五十层的大楼,仿佛挨在了一起,让人深感壮观。随着高楼的起建,使人类生活范围渐离地面,住在高楼里视野广,光线足,尘土少,不受市声干扰,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但危险性却远比住在平低的房子高。火灾、地震自古难免,至今尤为惨烈。高楼一旦失火,住在上层者既无法往下逃生,也无法向上逃生,且非救援支梯所及。地震一旦来临人们也没有办法以快速的行动通过楼道逃到地面。此时唯有依靠平时建立的逃生系统利用最初的逃生黄金时间逃离到地面。高楼逃生系统种类颇多,诸如高楼逃生绳,缓降机,楼道滑梯,高楼逃生速滑袋等。但是,不是过于简单不安全,就是结构复杂价格昂贵难维护,要么就是缺少公共使用效率,不能作为大多数家庭共同使用的安全设施。面对消防设施,人们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消防设施天天看,用时急得直冒汗,关键时刻不是不懂操作就是设备已经老化损坏疏于平时的检修维护。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时时检修,时时维护,天天都好用呢?现有的高楼逃生设施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只有在紧急状况下才能使用,平时就是个摆设,根本没有尝试和习惯的机会,那么能不能研制一个既能日常使用又能用来紧急逃生而且还不用任何动力的节能环保的高楼逃生兼日用设备呢?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安全的公共高楼逃生系统。使高楼住户,不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方便快捷的逃离到安全的地面,更多的挽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还能方便人们的日常出行,一举两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式高楼逃生兼日用系统,包括:缓降轮,有两个,主要负责为系统提供缓降阻力达到安全的缓降运转速度,楼顶楼底各设一个;环形钢丝绳,主要负责为系统传送下行乘客或下行逃生人员,套紧在两个所述缓降轮外围的钢丝绳槽里;管道舱设置在所述环形钢丝绳下行段外围的楼层间,起保护作用;磁力门设置在每个楼层间的所述管道舱一侧,便于乘客进入所述管道舱;瓣膜气囊设置在每个楼层间的所述管道舱内壁上,起辅助缓降作用;槽箱设置在地面上,并将所述环形钢丝绳下行段设置在其中,主要负责装载空心塑料球;所述空心塑料球起缓降保护作用;钢丝绳保护管设置在所述环形钢丝绳上行段外围,起保护所述环形钢丝绳的作用;这样设计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重量轻载重量大,运行灵活,高速高效,安装位置广范,可安装于阳台、走廊、窗边作为居室的第二出口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秋俐,未经王秋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80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