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牛轮状病毒融合蛋白和犊牛腹泻多联疫苗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8005.2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8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贺笋;张国庆;闫鹏先;席娜;郭苗苗;肖升东;聂祥祥;孔楚心;李延涛;潘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康生物(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A61K39/295;A61K39/15;A61K39/215;A61K39/108;A61P31/14;A61P31/04;A61P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李双艳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状病毒 融合 蛋白 犊牛 腹泻 疫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轮状病毒融合蛋白和犊牛腹泻多联疫苗,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该牛轮状病毒融合蛋白含有VP6片段,VP6片段含有如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且如下(a)~(c)中至少一个loop区替换为来源于牛冠状病毒的抗原表位和/或来源于大肠杆菌的抗原表位:(a)第168‑177位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b)第194‑205位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c)第296‑316位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该牛轮状病毒融合蛋白中含有多种抗原表位,免疫宿主后能使宿主产生多种抗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牛轮状病毒融合蛋白和犊牛腹泻多联疫苗。
背景技术
犊牛腹泻是养牛场最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常见于出生7-15天的犊牛,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仅给养牛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成年后的泌乳性能。在病原因素中,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牛冠状病毒和产毒素型大肠杆菌是引起犊牛腹泻最主要的三大病原,其中BRV引起的犊牛腹泻发生率最高,约占犊牛腹泻病例的46%。
牛轮状病毒感染后,临床上以萎顿、厌食、呕吐、腹泻和脱水、体重减轻为特征。牛冠状病毒是引起新生犊牛腹泻的另一主要病原体之一,临床上以出血性腹泻为主要特征,病牛精神沉郁,吃奶减少或停止,严重的可出现发热、脱水和血液浓缩等特征,少数可发生死亡。牛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犊牛。当新生牛犊抵抗力不足或发生消化障碍时,便可趁机引起发病。犊牛发病潜伏期很短,病牛常以下痢、败血症等形式出现,体温可升至40℃,病程延长则出现肺炎、关节炎等症状。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的犊牛腹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冬春舍饲时期。牛发病时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性,给全世界的养殖行业带来极大的危害。
犊牛腹泻中存在着交叉感染的问题,当轮状病毒感染后,更利于其他病原体如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附着和混合感染,导致犊牛发生的腹泻更严重,死亡率更高,当有冠状病毒混合感染时,病情更加严重,发病犊牛的死亡率可高达50%-100%。由于腹泻的交叉感染和反复发作原因的存在,病原体极难净化,疫苗免疫成了防治犊牛腹泻的重要手段。目前市场上没有商业化的成熟的可防控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犊牛腹泻的疫苗存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轮状病毒融合蛋白,该牛轮状病毒融合蛋白中含有多种抗原表位,免疫宿主后能使宿主产生多种抗体。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由上述牛轮状病毒融合蛋白组装得到的病毒样颗粒。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犊牛腹泻多联疫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特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轮状病毒融合蛋白,所述牛轮状病毒融合蛋白含有VP6片段,所述VP6片段含有如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且所述如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如下(a)~(c)中至少一个loop区替换为来源于牛冠状病毒的抗原表位和/或来源于大肠杆菌的抗原表位的片段:
(a)第168-177位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b)第194-205位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c)第296-316位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优选地,所述VP6片段中,(a)~(c)中至少一个loop区替换为如下(d)~(f)中至少一个抗原表位;
(d)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和/或SEQ ID NO.11所示的冠状病毒抗原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康生物(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天康生物(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8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