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公路隧道的智能消防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6928.4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2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庆禄;张琳;刘丰杰;袁新新;张书;聂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A62C31/28;A62C37/50;A62C37/4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嘉允启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3 | 代理人: | 胡柯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公路 隧道 智能 消防 方法 系统 | ||
一种用于公路隧道的智能消防方法及系统,包括固定监测子系统,隧道拱腰上固定的轨道,可沿轨道运动的消防机器人,多个固定监测子系统对隧道内的情况进行监测,并上报远端服务器,确定异常后,远端服务器指挥消防机器人运动到异常点采集数据进行二次判定,确定火灾,远端服务器上报人工控制中心,消防机器人的对接机构对接消防水管;同时消防机器人根据火势的大小选择灭火剂进行喷洒灭火,消防机器人实时采集数据判定火灾是否扑灭,火灾扑灭后消防供水子系统停止工作,消防机器人回到初始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消防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公路隧道的智能消防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里程的里程不断增加,尤其是一些山区和边远地区的也开通了高速公路;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增加,隧道数量也越来越多,隧道长度越来越长,带来巨大的交通快捷、便利的同时,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例如车辆碰撞等引起的火灾,现实中消防装置可能距离事故点较远,且需要人工进行操作,造成初期火灾扑救不及时,火势迅速蔓延,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隧道灭火机器人的出现较好的解决了隧道内火灾扑灭的难题,但现有隧道灭火机器人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在CN110665142A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隧道智能消防系统”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具有监控和灭火的功能,其不足在于:1、消防机器人只能到达最近的消防取水点,在实际灭火过程中可能出现消防机器人的取水点距离着火点较远得情况,灭火效果差;2、消防机器人固定在隧道顶部,监测单元固定在消防机器人上,高度方向上距离着火点较远,数据采集不准确;3、消防水炮的覆盖面积太大,喷水时反向力较大,造成灭火过程中消防机器人发生移动;4、只能使用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灭火方式单一,药剂添加频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公路隧道的智能消防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
一种用于公路隧道的智能消防系统,包括轨道、消防机器人、消防供水子系统、固定监测子系统、远端服务器;
所述轨道安装在隧道拱腰上;
所述消防机器人滑动安装在所述轨道的下方;
所述消防供水系统安装在隧道拱腰上,与所述轨道平行设置,所述消防供水系统的出水口可与消防机器人的进水口活动连接;
所述固定监测子系统安装在隧道侧壁上;
所述远端服务器接收所述固定监测子系统发送的数据,并控制消防机器人。
进一步,所述固定检测子系统包括安装在隧道侧壁上的多个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包括对隧道内车流及车速进行监控的红外摄像头,且每个监测模块都安装有第一定位器,红外摄像头和定位器与远端服务器数据交互。
进一步,所述消防供水子系统包括与所述轨道平行安装并固定在隧道内壁的消防主管,以及均匀安装在消防主管上的消防支管,所述消防支管上均安装有第二定位器,且所述消防支管的端口安装有与所述消防机器人对接的消防接头。
进一步,消防机器人包括传感器单元、灭火单元、对接单元、锁死单元、伸缩连接单元;
灭火单元,滑动安装在轨道上;
伸缩连接单元,伸缩连接单元的其中一个连接端固定安装在灭火单元上,伸缩连接单元的出水口与灭火单元的进水口连接;
对接单元,对接单元滑动安装在轨道上,对接单元与伸缩连接单元的另一个连接端连接,对接单元的进水口与消防供水子系统的出水口连接,对接单元的出水口与伸缩连接单元的进水口连接;
锁死单元,灭火单元和对接单元上均安装有用于锁死在轨道上的锁死单元;
传感器单元,安装在灭火单元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69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