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增加冷却强度的机油冷却器及冷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9334.0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3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锋;耿红艳;靳飞;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市德通交通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F01M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增加 冷却 强度 机油 冷却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增加冷却强度的机油冷却器及冷却方法,包括冷却箱体和机油管道,所述冷却箱体的内表面安装有不锈钢层,且不锈钢层的内部设置有机油管道,所述冷却箱体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右端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的内部开设有螺孔,且螺孔的内部贯穿有螺栓,所述冷却箱体的左侧安装有机油引入管,且机油引入管下方设置有冷却液引出管,并且冷却液引出管的内部开设有冷却液引出孔,所述冷却箱体的右侧安装有冷却液引入管,且冷却液引入管的内部开设有冷却液引入孔。该可增加冷却强度的机油冷却器有利于增加机油冷却强度,缩短冷却时间,有利于防止冷却箱生锈,便于观测冷却温度,解决了冷却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油冷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增加冷却强度的机油冷却器及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机油冷却器是一种加速润滑机油散热使其保持较低温度的装置,在高性能、大功率的强化发动机上,由于热负荷大,必须装设机油冷却器,机油冷却器布置在润滑油路中,其工作原理与散热器相同。
目前的机油冷却器在冷却机油时冷却强度不高,冷却速度慢,箱体容易生锈,不易观察冷却温度,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增加冷却强度的机油冷却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冷却强度的机油冷却器及冷却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冷却机油时冷却强度不高,冷却速度慢,箱体容易生锈,不易观察冷却温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增加冷却强度的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箱体和机油管道,所述冷却箱体的内表面安装有不锈钢层,且不锈钢层的内部设置有机油管道,所述冷却箱体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右端连接有上盖,并且上盖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圈,所述上盖的内部开设有螺孔,且螺孔的内部贯穿有螺栓,所述冷却箱体的左侧安装有机油引入管,且机油引入管下方设置有冷却液引出管,并且冷却液引出管的内部开设有冷却液引出孔,所述冷却箱体的右侧安装有冷却液引入管,且冷却液引入管的内部开设有冷却液引入孔,并且冷却液引入管的下方设置有机油引出管。
优选的,所述冷却箱体的左右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连接销,且机油引入管、机油引出管、冷却液引出管和冷却液引入管通过连接销与冷却箱体构成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油管道的左端贯穿于机油引入管的内部,且机油管道的右端贯穿于机油引出管的内部,并且机油管道的形状为“S”型。
优选的,所述上盖和固定块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上盖通过固定块与冷却箱体构成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油引入管和冷却液引出管的右端均安装有密封圈,且密封圈关于冷却箱体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机油引出管的前侧设置有安装在冷却箱体右侧表面的测温计,且测温计的上端安装有警报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增加冷却强度的机油冷却器有利于增加机油冷却强度,缩短冷却时间,有利于防止冷却箱生锈,便于观测冷却温度,解决了冷却速度慢的问题;
1、设有机油管道、机油引入管和冷却液引入孔,当需要快速加冷机油时,将机油从机油引入管内部的机油管道中通入,使机油经过机油管道的内部并从上至下流动,冷却的机油密度大向下沉,且机油管道的“S”型曲线形状使机油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增大,加快冷却速度;
2、设有冷却箱体和不锈钢层,当需要避免冷却箱体生锈时,冷却液充满箱体,同时冷却箱体内部的不锈钢层起到隔开冷却液与冷却箱体的作用,从而减缓冷却箱体的锈蚀;
3、设有测温计和警报器,当需要观察机油冷却温度时,观察测温计的度数,当冷却箱体内部温度过高时,测温计上的警报器发出危险警报,防止冷却箱体温度过高,便于观察冷却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市德通交通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聊城市德通交通器材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9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