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射科CT远程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8640.2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0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何波;袁峰;郭宏磊;张建强;曾一真;高超;吴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科 ct 远程 控制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放射科CT远程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触笔、移动架构、控制器、遥控器;按触笔包含基体块、按触头、按触套、弹簧、齿轮、伺服电机Ⅰ、摄像头Ⅰ,各部件实现按触笔对CT操作面板上的按键进行按下操作;移动架构包括齿条梁、支撑脚、移动杆、摄像头Ⅱ,移动架构包各部件让按触能够在控制面板上前后左右移动,以按触不同CT操作按键的效果;遥控器远程发出控制信号,由控制器处理后下达各个电子元件,实现CT远程控制装置。本发明能够让医务人员在防辐射间完成CT的操作,避免了医务工作者长时间工作健康受辐射影响和工作时接触带传染病的患者对医务人员健康产生威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放射科CT远程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器。它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CT影像技术在现代医学中诊断中地位越来越重要,CT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头颈部疾病、胸部疾病的诊断有着极大的优势对于心及大血管的CT检查,也具有重要意义;但CT的缺陷也明显,CT辐射剂量较普通X线机大,普通患者使用不宜过多,孕妇不应使用;对于放射科医务人员来说,虽然在隔离间内,时间长久了也会受到影响;使用CT是医务人员需要调整CT设备,在CT照射之前指导患者躺在设备上,这就需要近距离接触患者,带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比如新冠肺炎患者,在这个过程中极容易传染医务人员,威胁医务人员的健康。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
CT辐射剂量较普通X线机大,时间长久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会受到影响;使用CT是医务人员需要调整CT设备,在CT照射之前指导患者躺在设备上,这就需要近距离接触患者,带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比如新冠肺炎患者,在这个过程中极容易传染医务人员,威胁医务人员的健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方案为:提供放射科CT远程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放射科CT远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触笔、移动架构、控制器、遥控器;
所述按触笔包括基体块、按触头、按触套、弹簧、齿轮、伺服电机Ⅰ、摄像头Ⅰ;所述基体块为正方体块,一个角上固定有按触套,基体块上表面安置有伺服电机Ⅰ,侧面上有两个空间垂直的圆形通道;所述按触套为两端开口中空圆柱体,底面上连接一个中央有圆形通孔的盖子、侧面上有中空圆柱齿轮槽,齿轮安置在齿轮槽内一端齿轮轴延伸出齿轮槽外与伺服电机Ⅰ连接,从齿轮槽到按触套的末端时是齿条槽;所述按触套结构是半圆头中央接一个小圆柱,小圆柱末端有一个圆盘,圆盘上有一根齿条,小圆柱穿过按触套的盖子的圆形通孔,半圆头留在外部,齿条插在齿条槽中,齿条与齿轮啮合,小圆盘与按触套的盖子之间安置弹簧;所述摄像头Ⅰ正对按触头指向安置在按触套上;
所述移动架构包括齿条梁、支撑脚、移动杆、摄像头Ⅱ;所述齿条梁为中空长方体柱、内部底面上有齿条,侧面上有直口槽状通孔,四根齿条梁组合连接成矩形框;所述支撑脚为长方体柱,底面上带有吸盘,另一端安置在齿条梁组合连接成矩形框的角上,每个角上有一个支撑脚;所述移动杆包括伺服电机、长杆;所述长杆为圆柱杆,长杆两头有伺服电机座,一根移动杆上安置伺服电机组Ⅰ,另一根移动杆上安置伺服电机组Ⅱ,每个伺服电机上安置一个齿轮,齿轮在齿条梁内部与齿条啮合,两根移动杆分别穿过基体块上空间垂直的圆形通道将按触笔架在齿条梁组成的矩形框内;所述摄像头Ⅱ安置在齿条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86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