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透明丝素蛋白膜、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27793.5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2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汪涛;李飞;陈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89/00;C12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透明 丝素 蛋白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透明丝素蛋白膜、制备方法及应用。该丝素蛋白膜表面光滑无孔,成膜厚度可控,为0.5‑2µm,膜的透光率在可见光范围内超过90%。具体的制备方法是将丝素纤维或粉体溶解于含少量LiBr的有机溶剂中,得到高浓度的丝素蛋白液,然后将丝素蛋白液稀释过滤后,缓慢注入聚乙二醇溶液液面上,丝素蛋白液迅速在液‑气界面扩散并固化成膜,再经纯水清洗、干燥后得到超薄透明丝素蛋白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丝素蛋白膜厚度薄、透明度高,可应用于细胞培养支架、生物活性界面和柔性透明电子材料等方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高分子膜材料,具体涉及一种超薄透明丝素蛋白膜、制备方法及应用,属天然高分子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丝素蛋白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其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以及光学性质。将丝素纤维溶解后得到丝素蛋白溶液,再制成丝素蛋白膜,在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光电子材料以及柔性显示器件等方面有广泛的研究与应用。2010年的文献Nature Materials的第96期第511-517页公开的名称为“Dissolvable films of silk fibroin for ultrathinconformal bio-integrated electronics”,将流延干燥制备较厚的丝素蛋白膜负载导电层,再将丝素膜部分溶解得到超薄导电膜,应用于脑组织部位共形集成电路。2011年的文献Advanced Materials的第23期第1630-1634页公开的名称为“Flexible 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ors with Silk Fibroin as the Gate Dielectric”,将PET膜在2%的丝素溶液中浸泡后干燥,形成丝素薄膜绝缘栅极。2016年的文献Advanced Materials的第28期第4250-4265页公开的名称为“Silk Fibroin for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s”,对应用丝素蛋白膜开发柔性电子器件进行综述。公开号为CN103861149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持久透明的丝素蛋白膜及其制备方法”将丝素溶液与小分子酰胺混合后干燥成膜,膜的透光率在90%以上,可用于人造角膜。公开号为CN101879098A的中国发明专利“使用丝蛋白的人工鼓膜及其制造方法”将丝素溶液干燥成膜应用于人工鼓膜。公开号为CN103361885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抗菌丝素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将纳米银混入丝素溶液中,再经静电纺丝法制备具有抗菌功能的丝素纤维膜,可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但现有丝素蛋白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是溶液干燥法、静电纺丝法等,存在工艺条件繁复、耗时长、膜的均匀性差、膜的厚度难控制等问题,因此,改进丝素蛋白膜的制备方法,改善丝素蛋白膜的结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液体表面的快速成膜技术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此法成膜速度快,成本低,膜的厚度薄且可控,具有推广应用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超薄透明丝素蛋白膜,所述丝素蛋白膜超薄柔软,膜表面光滑无孔,在可见光范围膜透光性可达90%以上,并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细胞培养支架、生物活性界面和柔性透明电子材料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超薄透明丝素蛋白膜的制备方法,主要通过低浓度的LiBr有机溶剂体系溶解丝素,得到高浓度丝素蛋白液,再利用界面扩散原理使丝素蛋白液在有机溶液的液-气界面快速扩散成膜,方法简便高效,且丝素膜的厚度可调可控,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丝素纤维或粉体溶解于含LiBr的有机溶剂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或者丙酮,得到高浓度的丝素蛋白液;
S2.将步骤S1所得丝素蛋白液稀释至浓度为15~25%,将稀释丝素蛋白液离心过滤;
S3.将步骤S2得到的丝素蛋白液注入二醇溶液表面,迅速铺展成膜并固化;
S4.将步骤S3得到的丝素蛋白膜移出,用纯水浸泡、清洗,然后卷取,干燥,得到超薄透明丝素蛋白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77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导电通路的闭合的导管末端
- 下一篇:一种在线粉液分散混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