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腈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6420.6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2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董雪;李磊;沈志刚;李应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D06M13/338 | 分类号: | D06M13/338;D06M13/332;D06M11/00;D01F6/40;C08F220/44;C08F218/08;C08F214/10;D06M10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康志梅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腈纶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阻燃腈纶纤维,其包括共聚改性腈纶纤维、有机胺和金属离子反应的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腈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改性腈纶纤维选自腈氯纶纤维;优选地,所述腈氯纶纤维包括丙烯腈、第二单体、第三单体的共聚产物,其中第二单体选自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第三单体选自偏二氯乙烯;更优选地,所述丙烯腈、第二单体和第三单体的质量百分比为(75-90):(2-10):(5-15),优选为(78-87):(5-10):(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燃腈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胺选自水合肼和乙二胺中的一种或两种;和/或
所述金属离子选自锌离子、铁离子和铜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阻燃腈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改性腈纶纤维、有机胺和金属离子的质量比为1:(0.5-5):(0.25-4),优选为1:(0.75-5):(0.25-3)。
5.一种阻燃腈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共聚改性腈纶纤维与有机胺溶液进行第一混合,得到第一反应产物;
步骤S2:将所述第一反应产物洗涤至中性,干燥;
步骤S3:将干燥后的第一反应产物与金属盐溶液进行第二混合,干燥,得到所述阻燃腈纶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改性腈纶纤维选自腈氯纶纤维;优选地,所述腈氯纶纤维包括丙烯腈、第二单体、第三单体的共聚产物,其中第二单体选自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第三单体选自偏二氯乙烯;更优选地,所述丙烯腈、第二单体和第三单体的质量百分比为(75-90):(2-10):(5-15),优选为(78-87):(5-10):(8-12)。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胺溶液选自水合肼溶液和乙二胺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地,所述有机胺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25%,优选为15-25%;和/或
所述金属盐溶液选自氯化锌、氯化铁、氯化铜、醋酸锌、醋酸铁、醋酸铜、硝酸锌、硝酸铁、硝酸铜、硫酸锌、硫酸铁和硫酸铜的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金属盐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20%,优选为5-15%。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改性腈纶纤维与所述有机胺溶液的质量比为1:5-1:20;和/或
所述干燥后的第一反应产物与所述金属盐溶液的质量比为1:5-1:20。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第一混合的温度为80-100℃,时间为0.5-2h;和/或
步骤S2中,所述洗涤包括采用蒸馏水进行洗涤;和/或
步骤S3中,所述第二混合的温度为80-100℃,时间为0.5-2h。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阻燃腈纶纤维或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阻燃腈纶纤维在功能性纺织品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64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质素基絮凝剂
- 下一篇: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