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产品划伤的油墨喷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9704.2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6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锋;高为彪;祝健;罗毅华;张奎明;朱丹;张花;赵小波;吴晓明;郑辉;陈前山;吴坚;陈荣;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光和光学制造大丰有限公司;上海光和光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5/00 | 分类号: | B05B15/00;B05B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产品 划伤 油墨 喷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产品划伤的油墨喷涂装置,涉及油墨喷涂装置技术领域,该防止产品划伤的油墨喷涂装置,包括机体和支架,所述机体上输送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支架的内壁与固定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方杆,所述方杆的背面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壁与活动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插杆和滑块。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板、活动杆、插杆和弹性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防止玻璃产品划伤的油墨喷涂装置在使用时,支架未与油墨喷涂机连接起来,使用过程中支架容易与油墨喷涂机分离,严重可导致玻璃产品从支架与油墨喷涂机连接位置掉落,造成玻璃产品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墨喷涂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产品划伤的油墨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玻璃加工行业中为防止玻璃产品的刮伤和碰伤,常需使用油墨喷涂机在玻璃板表面喷涂油墨,对玻璃产品进行保护,喷涂油墨后进行烘干,烘干后对玻璃产品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再进行退墨处理即可,喷涂油墨时,将玻璃产品放置在支架上,推动玻璃产品,将玻璃产品推动至油墨喷涂机的输送机上,经过输送机上输送带的输送,玻璃产品进入油墨喷涂机内进行喷墨,喷墨后进行烘干,烘干后经过输送机的再次输送,从出料口位置将玻璃产品取下后即可进行加工。
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防止玻璃产品划伤的油墨喷涂装置在使用时,支架用于放置玻璃产品,支架直接放置在油墨喷涂机的一侧,未与油墨喷涂机连接起来,使用过程中支架容易与油墨喷涂机分离,严重可导致玻璃产品从支架与油墨喷涂机连接位置掉落,造成玻璃产品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产品划伤的油墨喷涂装置,具备将支架与油墨喷涂机连接起来,避免玻璃产品损坏的优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防止玻璃产品划伤的油墨喷涂装置在使用时,支架未与油墨喷涂机连接起来,使用过程中支架容易与油墨喷涂机分离,严重可导致玻璃产品从支架与油墨喷涂机连接位置掉落,造成玻璃产品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将支架与油墨喷涂机连接起来,避免玻璃产品损坏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产品划伤的油墨喷涂装置,包括机体和支架,所述机体上输送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支架的内壁与固定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方杆,所述方杆的背面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壁与活动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插杆和滑块,所述插杆位于滑块的上方,所述圆槽的内壁分别开设有通槽和滑槽,所述通槽位于滑槽的上方,所述通槽的内壁与插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架和固定板的正面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杆的表面与插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表面设置有弹性机构,所述滑块的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方杆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杆远离活动杆的一端呈半球状,所述插槽的形状与活动杆的形状相适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机构包括环形槽、弹簧和圆环,所述圆环固定套接在活动杆的表面,所述环形槽开设在圆槽的内壁,所述圆环的表面与环形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环形槽内壁远离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圆环表面远离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活动套接在活动杆的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槽、弹簧和圆环的中心轴线均与活动杆的中心轴线重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把手包括方板和圆杆,所述方板的顶部与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方板的顶部与方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圆杆固定连接在方板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杆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的内壁为曲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产品划伤的油墨喷涂装置,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光和光学制造大丰有限公司;上海光和光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光和光学制造大丰有限公司;上海光和光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97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气开采用高效筛管
- 下一篇:车厢盖及车厢盖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