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的园林排水渠清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9673.0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9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段小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宁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园林 排水渠 清淤 装置 | ||
一种环保的园林排水渠清淤装置,包括框体结构、提升结构、密封框结构、密封板结构,框体结构包括框体,框体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三通孔,提升结构包括气缸、推杆、连接杆、搅碎针,密封板结构包括遮挡框、轴承、连接轴、密封板,环保的园林排水渠清淤装置还包括收集结构,收集结构包括位于第三通孔周向一侧的第一收集板及第二收集板,第二收集板的一端与框体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第二收集板的另一端与第一收集板滑动接触。本发明通过在旋转的框体外部设置第一收集板及第二收集板,从而可以将框体周围的淤泥收集到第一收集板、第二收集板与框体之间,然后淤泥经过第三通孔进入到框体内,方便对其进行集中处理,增强对淤泥处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的园林排水渠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水渠在长期使用后会在其底部堆积较多的淤泥,这些淤泥不仅污染水质,还会堵塞水渠,影响水渠内水的流通,因此,需要对水渠进行清淤处理。然而,现有的清淤方式主要依靠人工进行,人工清淤主要依靠铁锹将水渠中的淤泥清理出来,但是这种方式不仅效率较为低下,而且操作繁琐,人工劳动强度大,不适合推广及大面积范围内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环保的园林排水渠清淤装置。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的园林排水渠清淤装置,包括框体结构、设置于所述框体结构上的提升结构、设置于所述框体结构内的密封框结构、设置于所述提升结构下方的密封板结构,所述框体结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上设有位于其外圆周面上端的第一通孔、位于其外圆周面下端的第三通孔,所述提升结构包括气缸、设置于所述气缸下方的推杆、设置于所述推杆下端的连接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下方的搅碎针,所述密封板结构包括设置于推杆下端的遮挡框、设着于所述遮挡框内的轴承、设置于所述轴承上的连接轴、设置于所述连接轴下端的密封板,所述环保的园林排水渠清淤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框体结构外部的收集结构,所述收集结构包括位于第三通孔周向一侧的第一收集板及第二收集板,所述第二收集板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收集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收集板滑动接触。
优选地,所述收集结构还包括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下方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收集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收集板与所述第二收集板的接触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一收集板与第二收集板接触面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共线。
优选地,所述框体还包括设置于其上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框体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框体外部的出料框、设置于所述框体上壁的密封块、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的齿环,所述出料框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框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块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穿过所述齿环的内部且与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环保的园林排水渠清淤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框体结构外部的齿轮结构,所述齿轮结构包括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上的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环啮合。
优选地,所述推杆的上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推杆的下端伸入到所述框体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搅碎针设有若干个,所述搅碎针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宁,未经李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96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用油墨盒置物架
- 下一篇: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防跑偏装置